A A A
列印此页
目录
 
4 有效的学与教
 
本章是《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的其中一章,内容如下:
4.1 背景
4.2 本章目的
4.3 有效学与教的主要考虑因素
  4.3.1 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4.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3.3 促进不同层次的思考能力,以发展学生的潜能
  4.3.4 运用有效的学与教策略
  4.3.5 提供优质回馈,促进有效学习
  4.3.6 重新思考教师的角色
  4.3.7 小结
4.4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教育
  4.4.1 特殊教育需要的成因及性质
  4.4.2 营造共融校园文化
  4.4.3 适当的课程调适
  4.4.4 制定学与教策略
  4.4.5 透过评估促进学与教的效能
  4.4.6 资源及支援
4.5 资优教育
  4.5.1 香港的资优教育
  4.5.2 资优的定义
  4.5.3 识别资优生
  4.5.4 推行的策略
  4.5.5 资源及支援
附注
附录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4.1 背景
 
自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教育局以促进学会学习及全人发展为宗旨,推出一整套灵活开放的课程架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范式转移」- 由以课本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多向互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根据课程改革中期检讨及视学周年报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乐意回答教师问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互相合作,进行讨论及汇报。教师专业知识良好,在学与教文化方面,能适当地运用资讯科技和学科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及评估策略,照顾学生的学习需要,并提供回馈,促进学习。学生在阅读能力、数学和科学方面的国际评估测试中,均有出色表现。由此可见,香港的基础教育已取得相当的成效。
小学在学与教的文化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见证了可持续的范式转变:学生变得更主动学习;其共通能力,特别是沟通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明辨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正面的核心价值观及态度的确立,均能实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并迈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建基于课程改革的成果,学校可进一步优化学与教,采取适切的学与教策略,以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并协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4.2 本章目的
 
* 讨论学生的多样性,提出促进有效学与教的建议
* 提供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指引
* 提供照顾资优学生需要的指引
* 以可取的做法和例子阐述重要概念
 
 
4.3 有效学与教的主要考虑因素
 
4.3.1 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他们的成熟程度、性别、个性、能力、志向、兴趣、学习动机、文化、语言和社经背景均不相同,而智能、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又形成他们的不同学习特性。因此,学校和教师除了要掌握课程内容及特色外,也必须在课堂上照顾学生的多样性。例如,新来港儿童、非华语学童、跨境学童等,由于背景不同,他们对某些课题的学习内容可能欠缺相关的前备知识,教师可以因应这种情况,先教授有关知识。
* 认知风格反映个体的思考模式,是个体接收、整理、组织和记忆资料所倾向的方法和习惯,会影响个体在学习情境中的学习水平和成就。学者把认知风格归纳成不同类别,例如,从两个向度划分认知风格类型,包括「整体 - 分析」认知风格和「文字 - 图像」认知风格,前者是指个体在组织资料时,倾向视资料为一个整体,还是一部分一部分的集合;后者是指个体倾向以文字还是心智图像去思考及表述资料1。教师可因应学生的认知风格,给予合适的学习材料或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倾向透过阅读或聆听文字讯息去收集资讯,教师给予的学习材料可以以文字为主,进行的活动可以是浏览文章、聆听录音、小组讨论等;学生倾向透过视像渠道去获取资讯,教师给予的学习材料宜加插较多的图像,进行的活动可以是观看视讯片段、阅读图表等。不过,个体虽然都有一套惯常的认知风格,但亦能够因应情况形成其他风格。因此,教师可以透过不同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培养、发展和形成不同风格。
* 学习风格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亦可以在社交互动中培养出来。它反映学习者的独特学习习惯,以及处理资讯的偏好,包括遇到某项学习任务时,会采取某种特殊的学习策略,又或者选择自己喜好的学习形式,以及对学习环境的偏好。同样地,学者把学习风格划分成不同类别,例如,因应感知方式和处理方式两个向度,可以分成四种学习类型-适应型、扩散型、聚敛型和同化型,教师可因应学生的学习风格,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详细分类说明,请见表4.1)。
 
表4.1 四种学习风格的学习特性和学习处境2
积极型处理方式
(积极实验)
具体感知方式
(具体经验)



适应型
学习特性
* 学习者较依赖实作,从实行计划和任务来获得新经验
* 倾向靠直觉解决问题
学习处境
* 课堂结构具弹性
* 能尝试各种新体验
* 同侪互动
 
聚敛型
学习特性
* 学习者擅长解决问题、作决定和应用实际想法,以假设、演绎与推理的方式获得知识
* 倾向处理技术类的工作与问题
学习处境
* 解难活动
* 实践意念的机会
* 帮助联系课堂与现实活动的阅读和讨论
抽象感知方式
(抽象概念化)



     
扩散型
学习特性
* 学习者擅长想像,以及意义与价值的觉察,透过观察来获取具体经验,并且能够将观察到的事物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 倾向以观察的方式学习,较有创造力
学习处境
* 开放性及形式自由的课业
* 规限少的课堂
* 自我诊断的活动
* 个人化学习
* 多角度分析
 
同化型
学习特性
* 学习者擅长归纳与推理、创造理论,能够把观察的事物同化及加以解释
* 重视理论的精确性和逻辑性
学习处境
* 遵照指示和规则
* 阅读指定篇章
* 讲授
* 学习理论
* 整理资讯和概念
反思型处理方式
(反思性观察)
(资料来源:修订自赵志成、何碧瑜,2009,页17)
 
* 学生的多样性产生了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多元化的学与教策略,协助他们有效学习,并发挥个人潜能。同时,教师宜尽量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取得均衡发展,例如,对那些对资讯科技特别感兴趣,而在这方面亦具有一定天赋才能的学生,教师除了协助他们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外,亦要引导他们避免过分注重资讯科技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重要技能或能力的培养,如表达能力(包括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协作及自我管理能力等。
* 学校要因应学生的能力而寄予适当的期望,并为他们提供程度合适的课程,进而激发他们投入学习。不过,当教师专注于学生的多样性时,切勿因而高估或低估了他们的能力。
 
4.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教师应订定清晰的学习重点,并将之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知道课堂或课业目的,有助他们更能采取适合的学习方法与途径,以达到预期目标。
* 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在学与教过程中,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滋味,明白教师对他们学习的期望,但同时也要顾及他们的情绪反应和自尊心。学生的学习动机可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教师必须在两者之间求取平衡,而不是只着重后者。
* 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
  * 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 使用对相关年龄组别,语言和文化背景较具吸引力的相关内容或情境。
  * 鼓励学生珍惜所得的成果。
  * 调节挑战难度,减低解难时面临挫败的风险。
*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注意学生的进展及进步,并予以肯定,以鼓励他们持续向上。教师也须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程度的课业,让他们体验付出努力,完成目标的成功感,从而建立自信。此外,教师亦要肯定学生在学业以外的学习表现,如赞赏他们在艺术或运动方面的表现,这是提升学生自我形象最直接的方法。
* 社交互动对很多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班内组织学习社群,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及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让学习社群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投入学习、谈论学习和反思学习。
 
4.3.3 促进不同层次的思考能力,以发展学生的潜能
 
* 理解事物,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教师须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作切入点,协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了解各种理念间的联系,并加以应用,从而建构新知识。
* 理解与记诵并不是互相矛盾的,适当的记诵有时是促进理解的基础。教师宜因应学生的能力和根据学习材料的特色,选取合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透过理解去记忆,要避免死记硬背。
* 教师可透过提供鹰架,给予学生有系统的引导或关键性的指点,从而帮助他们提升认知层次。而在提供鹰架的过程中,可以有机地结合一些方法,以支援学生学习3
* 教师可因应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不同的学与教工具,如不同类型的提问、图像组织法等,协助他们培养不同层次的思考能力,如复述、解释、分析、归纳、批判、创造等。要留意在学与教的内容、活动及课业的安排上,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思考能力要求,但不应忽略任何一个思考层次的培养。
* 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有效教学工具,将提问、思考和理解三者紧扣及互动,能更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善用不同层次的提问,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并乐于与人讨论及分享。能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提问类型,包括推论、序列、总结、比较、分析、因果、预测、脑力激荡、创造、评鉴和解难等,教师可参考这些关键词拟题(示例请见表4.2)。
 
表4.2 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提问类型及例子
类型 例子
推论 所有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那么16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数学)
序列 能量产生的过程是怎样的?试根据实验的观察,列出它产生的步骤。(常识)
总结 阅读资料及小组讨论后,就防止青少年吸毒的最好方法,你们有什么结论?(常识)
比较 长方形和梯形的特性有什么异同?(数学)
分析 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甲这个角色的性格怎样?文中哪些例子可以支持你的想法?(中国语文)
因果 根据视讯片段内容,导致主角和妹妹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语文)
预测 根据统计图的资料显示,你预计香港居民未来五年的用电情况会是怎样的?(数学)
脑力
激荡
看见这幅图画,你会想到什么?为什么你有这样的想法?(视觉艺术)
创造 Please write a poem with the same rhythm of this poem. (英国语文)
评鉴 你认为这首歌曲的旋律和内容是否配合?请分享你的想法。(音乐)
解难 面对环境污染问题,假如你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或相关部门官员,你会怎样做?(常识)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 你怎样激发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动机?
*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要求学生背诵?为什么?
* 何谓有意义的背诵?它与死记硬背有什么分别?
* 你在拟订问题时会考虑什么?
* 重复操练有什么好处及坏处?
 
4.3.4 运用有效的学与教策略
 
考虑学与教策略的选取及有效施行的因素时,除了要从教师及学生层面思考外,亦要从课堂教学和课程规划层面思考,例如,两者可如何提供配合与支持,以共同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与教策略能更有效地施行和发挥。
教师层面
* 教师会受到个人的背景、经验、掌握学与教策略深浅程度、教学目的等影响,而具有不同的教学取向;甚至,更可能会不自觉地重复运用自己以前所接受的教学方式,或者对自己最好的学习方式,去教授学生,因而忽略了学生的真正学习需要。因此,要照顾学生的多样性,教师首先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地带」,尝试不同的教学取向或策略。
* 没有一种教学取向可以满足所有教学目标或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亦没有一种学与教策略是最有效的。教师需要不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取向,避免偏重一方;要扣紧教学目标,配合不同的学习内容、目的和重点,采取多元化的学与教策略,以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同时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教师可参考各学习领域及小学常识科课程指引第四章,了解各科的特定建议。
* 教师对学与教的观点会影响他们的教学取向,同时也会影响他们采用哪些学与教策略。学与教的策略可根据三种相对应的观点分为三类:(i) 教学是「直接传授」,学习是「成果」;(ii) 教学是「探究」,学习是「过程」;(iii) 学与教是「共同建构」(具体说明请见表4.3)。
 
表4.3 学与教观点和策略
观点 策略
(i)
教学是「直接传授」
,学习是「成果」
* 认为学习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产生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些活动包括接收、听讲,以及阅读和记诵学习材料。
* 这种直接传授的方式,适用于教授具明确程序和事实的学习重点,以及传达一些学生还未有足够背景知识的概念。
* 教师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时,宜附以有层次的提问、恰当的例子和适切的情境,甚至以图像组织有关资料,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及理解学习内容。
(ii)
教学是「探究」,
学习是「过程」
* 常应用于较复杂的认知过程中,并需要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着重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概念的发展。
* 可以透过全班或小组学生的互动学习、互相提问,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理解。
* 教师采用这种策略教学时,宜设置宽广而有意义的情境课题或提供「开放式」的问题,并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如有需要,亦宜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
(iii)
学与教是「共同建构」
* 强调在「社群」中建构知识,仿如专业领域的研究社群或成人学习。
* 透过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共同建构知识,而教师和学生同样是学习者。例如,在网上的学习平台上提供一个「知识论坛」,让学生和教师,甚至校外的专家,能就着彼此有兴趣的课题进行专题探究,共同学习和建构新知识,社群中的每一位成员均要承担学习的责任。
 
* 图4.1尝试以课堂例子概述小学课程可采用的学与教取向。横向部分显示不同的教学观点和取向,以配合不同的教学目的;垂直轴标显示一系列的学习重点和目的(即由以内容为中心至以学习社群为中心),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建立,并与横向轴的某些教学观点互相呼应。
 
图4.1 学与教策略和取向
图4.1 学与教策略和取向
 
* 学生的学习和进展取决于教学质素,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师所采取的学与教策略。教师须因应不同学科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地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例如,在课堂恰当地采用戏剧教学法,可提升学习动机之余,也可透过角色代入,加强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此外,全方位学习策略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联系及应用各个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达至更有效的学习。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 你的教学信念或取向是什么?
* 你的教学信念或取向如何影响你对学与教策略的选用?
* 你会如何运用自己的教学专长,以配合学生的学习强项及学习方式?
* 你会如何调节你的教学取向,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法?
 
学生层面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记忆策略的训练,帮助学生增进储存讯息的效率。
  * 当所要记忆的讯息不多时,反覆处理所要储存的讯息,是最容易使用的记忆策略,其中口语复诵是较普遍使用的策略。
  * 当要记忆较多的讯息时,组织策略会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储存和检索讯息,例如运用「聚类法」,根据学习材料在时间上、空间上、特质上或属性上的接近性、相似性或关联性,将之组织成有意义的单位,能有效促进记忆。
  特别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来说,因他们大多不懂运用有效的记忆策略来储存讯息,适当的记忆策略训练,有助提升他们的学习效能。
* 教师除了要因应学生的能力调节学与教的步伐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包容不同文化和自主学习空间。例如,透过课业、专题研习、全方位学习、小组讨论及分享等,让学生能因应自己的能力、个性、学习风格、学习目的等,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协助学生反思以下问题,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 我清楚明白学习任务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吗?它们是什么?
  * 我具备与学习任务有关的什么知识或技能?
  * 我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吗?
  * 我应该为学习目标制定什么计划呢?
  * 我可以采用什么策略去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
  * 我需要什么资源去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
  * 当我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谁或可以循什么途径求取协助?
  * 我可以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
  * 教师和同学给我的回馈可如何帮助我达到学习目标?
  * 我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才算完成学习任务和达到学习目标?
* 教师可因应学习目标和学生的不同能力,提供共同建构知识的机会,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协作。透过进行协作式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同侪间的协作学习,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承担。藉此,能力相近的学生,可以互相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则可因应自己具备的知识和才能,在不同的程度上分担建构知识的责任。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 你的学生有什么学习强项?
* 你的学生通常是怎样学习的?他们最擅长的是哪些学习策略?
 
课堂层面
* 透过有系统的课堂组织,才能有效地施行学与教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设计课堂时要考虑以下各点:
  * 学习重点要清晰明确。
  * 学习内容要扣紧学习重点。
  * 学习重点、内容及活动能够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切合他们的学习所需。
  * 课堂的铺排要清晰有序。
  * 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 学习活动之间要互相扣连。
  * 所安排的学习情境及环境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
  * 有效运用学与教资源,适当运用资讯科技。
* 教师采用学与教策略时,须配合适当及足够的学与教资源,并因应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和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材料,如声音、影片、照片、图像及文字资料等,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多元智能的学习经验。适当地使用资讯科技互动学习资源,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与教的效能事半功倍。
 
课程层面
* 教师可因应学生的多样性,包括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等调适课程,例如,调适教学的步伐、内容、层次、策略,以及评估的工具和方式等。调适课程可以针对全班、小组或个别学生。为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可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即使学习目标相同,在时间分配、学习活动内容和形式上,亦可作出调适。调适课程的最终目的,旨在提供支援学生学习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过程,达至学习目标。
* 调适课程一般从内容、过程和成果三个范畴之中,选择一至两个来进行修改。
  * 内容方面:可集中教授最关键的概念、过程和技能,增减学习内容的难度,或者考虑选取与课程主题相关的基本或进阶学习材料。
  * 过程方面:可考虑增减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或者要求不同学生以不同方式学习。
  * 成果方面:可考虑增减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或者因应学生的学习能力或风格,要求他们取得不同的学习成果4。例如,阅读故事书后,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呈交读书报告,可考虑让适应型的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课业的问题及进行汇报;让聚敛型的学生代入故事角色中,提出解决困难的方法,或尝试联系故事内容与现实生活;让扩散型的学生改编故事的结局;让同化型的学生推断故事的中心思想。
* 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家庭、社区,提供全方位学习的机会,扩阔学生的学习空间,并组织联课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渠道以发展个人能力。
 
4.3.5 提供优质回馈,促进有效学习
 
* 课程、评估和教学三者是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主要元素,必须环环紧扣、互相配合。在「促进学习的评估」的理念下,评估目的除了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肯定他们的学习表现和个别成就外,还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回馈的依据,藉此提升学与教的效能。
* 教师可采用灵活而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在学与教的过程和评估活动中提供优质的回馈。优质的回馈须扣紧学习重点,提供具体适切的资料,让学生反思及知道如何改善学习;让教师可以优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 教师可协助学生从多方途径获得适时的回馈,促进他们的学习。例如,随着协作式学习文化的建立,教师可提供教学情境或任务,鼓励学生于同侪间互相提供有用及建设性的回馈;教师亦可透过专题研习或全方位学习活动等,让学生有机会得到校外专家的回馈。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大部分资讯科技互动学习软件已经具备互动功能,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即时的回馈,从而反思并建构个人知识。
* 课堂提问是日常评估的方法之一,有不少研究显示,优质的提问与回馈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有研究更发现,回馈在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居首位5。提问与回馈是课堂上常用的策略,教师不容忽视。提问要有系统及层次,而回馈则要适时及具体6
* 表4.4是协助教师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情况和技巧,教师可因应自己惯常处理课堂提问的情况作答。
 
表4.4 课堂提问的自我检核表
项目









我会……
1. 针对学习重点,确认有提问的必要。
       
2. 利用提问查看学生已有知识。
       
3. 透过提问引发或鼓励学生思考。
       
4. 因应学生的能力提问不同层次的问题。
       
5. 推估学生在有关学习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透过提问协助他们。
       
6. 因应问题铺设提问的过程。
       
7. 选择准确恰当的语言进行提问。
       
8.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9. 在提问后用心聆听学生的回答。
       
10. 在提问后给予适当及足够的停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问题。
       
11. 提供学生所需的提示及跟进问答的整个过程。
       
12. 理解学生未能作答的原因,并提出适时的协助。
       
13. 因应学生的反应作出即时的回馈和应变。
       
14. 就学生的回应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
       
15. 因应学生的回应给予具体确切的回馈。
       
16. 透过回馈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7. 因应学生的回应指出他们的学习表现、水平、能力或进度。
       
18. 因应学生的回应指出他们能够或应该改进的地方。
       
 
* 以上项目仅供教师参考,藉以提升提问与回馈的技巧,促进学与教的成效。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当学生未能即时回答我的问题时,我会:
* 重复提问的要求?
* 重新以简单文字表达?
* 更改提问的表达方式?
* 降低提问的要求?
* 提供所需的资料帮助学生作答?
 
4.3.6 重新思考教师的角色
 
* 在学与教过程中,教师可因应所采用的策略而担当起不同的角色,以达至学习目标( 详细说明请见表4.5)。
 
表4.5 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 行动
知识传授者 讲学
学习促进者 与学生讨论
资讯提供者 给学生有关学习资源的意见
辅导者 给学生有关培养兴趣的意见
评估者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展
领导者 主导和激发学生学习
学习伙伴 与学生一同学习
 
* 教师本身亦是校内学习社群的一分子,除了可担当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外,教师之间亦可互相学习,分担建构知识的责任。教师透过学习社群的互动、分享及反思,能够提升教学能量,最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能,而共同备课、同侪观课及观课前后的会谈,是教师共同建构知识的理想平台。善用共同备课,可以探讨学与教难点,反思及优化学与教,累积优良教学设计及学与教材料,丰富校内的学与教资源。
* 教师除了协助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外,亦应着重培养学生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及态度。教师可以透过校风、学习领域、跨课程和其他学习经历,配合真实的学习情境,以及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协助学生建立个人价值观和信念,并鼓励他们包容不同的文化、意见和观点。
*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往往受家庭背景、个人经验及日常生活环境影响。教师须了解学生,并与辅导人员、家长、同侪、社工和社群协作,采取适当的措施作支援,照顾学生的需要。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共同备课时可讨论的问题:
*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
* 希望学生掌握什么学习重点?
* 学生的能力、学习特性等背景资料是什么?
* 学生对这个课题有什么前备知识?可以利用什么学与教策略或方法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
* 学生过往学习这个课题时曾遇到什么困难?
* 教师过往教授这个课题时曾遇到什么困难?
* 有什么困难是可以预期到的?又或者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的?
* 怎样审视或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 教这个课题时需要什么资源作配合?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观课后可讨论及反思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方面
* 学习过程中,学生哪部分的表现最值得赞赏?为什么?
*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高吗?怎样可以鼓励他们更投入?
* 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怎样解决?或者你怎样协助他们解决?
* 这次教学中,有没有未预料到的情况出现?如果有的话,你怎样解决?或者下次再出现时,你会怎样解决?
* 从这次评估中,看到学生有哪些学习成效或掌握什么学习重点?
* 这次评估中,学生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怎样解决或者你怎样协助他们解决?
教师的教学方面
* 这次教学中,你认为哪部分做得最好或最满意?
* 你认为这次教学能达到哪些预期目标?
* 这个课堂的学习活动,哪些值得推介给其他同事?哪些需要修改?哪些可以删除?为什么?
* 整体来说,你觉得这个教学设计和成效怎样?
* 你认为这个课堂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优点?
* 下次再设计这个教学内容时,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共同备课和观课后的讨论,能否
* 营造自由言论和坦诚交流的气氛?如不能,可如何改善?
* 增加你对同侪的优点及努力的欣赏?你从中有何得益?
* 引导或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如不能,可如何改善?
* 厘清教学难点或理念?如不能,可如何改善?
 
4.3.7 小结
 
要照顾学生的多样性,除了由课程规划层面和课堂学与教层面着手外,还要考虑学生支援层面,并需要配合系统层面和学校组织层面的支援。图4.2阐述各层面的相互关系。
 
图4.2 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图4.2 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学与教的迷思 学与教的迷思
* 是否不应该鼓励或要求学生背诵?
  不一定,要视乎背诵目的。理解与记诵并不是互相矛盾的,适当的记诵有时是促进理解的基础。教师宜因应学生的能力,并根据学习材料的特色,选取合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透过理解去记忆,要避免死记硬背。
* 直接传授是否不理想的教学方法?
  不是,要视乎学生的需要和学习重点。当学生没有足够的前备知识,或教授具明确程序和事实的学习重点时,可考虑采用这种方式,但宜附以有层次的提问、恰当的例子和适切的情境,并利用图像组织有关资料。此外,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重复运用直接传授这一种方法,应该因应学生的多样性,适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哪一种教学策略是最有效的?
  没有一种教学策略是特别有效或适合全部学生。教师应该按学校的文化、所具备的教学资源、学习任务的目标、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风格和需要等,设计教学策略。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学习效能才可以得到提升。
 
 
4.4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教育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在校内享有平等参与、共同学习的机会。现行的政策是让有严重或多重残疾,且未能在一般学校环境中获益的学生,入读特殊学校,以便接受加强支援服务;而一般能从融合教育中获益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则会被安排入读普通学校,让他们与普通学生相处,从而充分获得教育上的裨益。
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普通学校应营造共融的氛围,透过全校参与和家校合作,教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学习的多样性,了解同学的特殊教育需要,建立关怀互助、协作互动的朋辈关系,才能实现平等共融的目标。此外,学校应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经历,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建立自信,并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4.4.1 特殊教育需要的成因及性质
 
* 特殊教育需要有多种成因,包括:先天形成或遗传所致;由药物、意外或疾病引起;受环境因素影响等。教师能够了解特殊教育需要对学生学习上的影响,有助为学生提供更适切的支援。学童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致的残疾或能力缺损,以致在身体、智力或适应行为上造成限制,而这些限制成为他们应付生存环境要求的阻碍。因应教育的要求,这些学童需要各种特殊教育的支援,从而在学习中成长和进步,例如,视障学童需要一些辅助工具,把课本变成他们可以阅读和理解的点字书或语音书。
* 特殊教育需要的主要类别包括:肢体伤残、视障、听障、言语障碍、自闭症、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特殊学习困难、智障等。由于每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能力、环境要求和适应情况均不同,所以他们需要的支援也有种类的不同和程度上的差异。按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支援,采用适切的学与教策略,就可以照顾他们学习的多样性。
* 及早识别,能及早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适切的辅导,减轻他们因其障碍而导致参与课程时出现困难。所以,教师若发觉有学生在学习、沟通、社交适应等方面出现困难,应透过不同渠道,例如向家长或其他教师收集意见,或利用初步的识别工具,以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及早作出识别。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 如何识别学生有特殊教育的需要?
* 学校采用了什么方法协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融入学校生活和投入学习?
 
4.4.2 营造共融校园文化
 
要有效地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校应营造共融文化,让学生认识和接纳个别差异,培养互谅互信、互相尊重的态度。在和谐气氛下健康成长,无论是否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均能从中得益。而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来说,在共融文化中更能提高学习动机及信心。要营造共融校园文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采用全校参与模式
* 要落实推行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以照顾学生的多样性,需要从学校的政策、文化和措施三方面着手。有关详情可参考《融合教育运作指南》(2010)及《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共融校园指标》(2008)。
* 透过全校参与,教师之间可发挥团队精神,与校内其他人员共同承担责任,照顾学生的多样性和特殊教育需要。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而言,获得校内全体教职员和同学的接纳与关怀,以至其他学生家长的爱护和支持,将会更有归属感,更有效地学习。校内各持份者的参与方法举例如下:
  * 校长或中层领导与教师厘定学校目标和发展计划时,应带领教师制定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具体方案,并在监督及评鉴方面建议明确的政策及措施。学校可参考以下文件作校本规划:
    bullet_style1_2_3 《「全校参与」模式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个别学生年终评估表)》
    bullet_style1_2_3 《「全校参与」模式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层面年终检讨表)》
    bullet_style1_2_3 《须纳入学校周年报告内有关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的资料的例子》
 
     
 
上述三项资料,可从「教育局特殊教育>普通学校支援>支援小学的学生学习差异的支援措施和资源」网站下载,网址为:
 
     
  * 教师之间应互相协作,及早识别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并因应需要设计适切的课程、教学计划、学习活动、评估方法等。
  * 学生辅导教师或主任可和学校社工因应学生的需要,合力设计不同小组活动或进行个别辅导。
  * 为学生提供朋辈互助、朋辈辅导及协作学习等机会。
  * 实践「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 回馈的内容可以是澄清学习活动的内容及要求,亦可以是指示学生学习的技巧,同时亦可以是提示学生有关自主学习的技巧及反思的方向。
建立系统的支援制度
* 成立支援学生的专责团队,成员可包括:学校领导、学生辅导教师或主任、学校社工、训辅组主任、课程统筹主任、资深教师、教育心理学家、家长等,由学校领导带领,制定全校参与政策,合力照顾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 建立及早识别和辅导的机制,让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都能发挥潜能,从学校教育中得益:
  * 透过观察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课业及评估表现,同时收集家长和任教老师的意见,以了解学生的成长或学前教育经验等,都有助及早识别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 适当的辅导,例如教授阅读技巧或识字策略、训练专注力或依时做功课和温习的习惯等,均有助学生及早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如有需要,教师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介入辅导工作。
* 采用三层支援模式(见图4.3),按学生实际需要提供支援及分配资源:
  * 即使有同一类的残疾,学生的需要和困难程度也不尽相同,支援的形式和程度亦因人而异,因此,学校应采用三层支援模式,按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适切的支援。
  * 优化课堂教学,是照顾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最基本条件。
   
图4.3 三层支援
图4.3 三层支援
 
* 建立伙伴关系,寻求外间支援,例如,因应学生的成长及特殊需要,与专业人士共同策划各种培训及辅导活动,或邀请特殊学校暨资源中心为同区的普通学校提供支援服务等。
协助学生培养正面的态度
* 教师可从多方面提供学习和沟通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增进友谊,并透过校本课程、公民教育活动或社区服务等不同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对待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学的态度。
* 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例如,我们在没有适当的交通设施辅助下过马路,也会变得手足无措。因此,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同学间要互相勉励、互相支持。
* 鼓励学生欣赏有特殊教育需要同学的长处,而不是留意他们的不足之处。例如,播放教育电视《破藩篱 闯高峰(特奥和残奥)》,让学生明白即使身体有残障,也可以在体育运动上取得很高的成就。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 学校可按校情制定校本专业发展计划,包括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主持讲座或工作坊,鼓励教师参与大专院校或外间专业机构举办的培训课程,让教师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教学支援。
* 学校可因应教师的职责及需要,有策略地安排他们参与不同类别及程度的课程,以提升他们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专业能力。
* 学校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时,应鼓励未接受特殊教育训练的教师,尽快报读适当的课程。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 你的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营造共融文化?
* 你的学生,无论有没有特殊教育需要,如何从共融文化中获益?
* 你的学校怎样照顾学生的多样性或特殊教育需要?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是否成为你学校周年计划的关注事项?如果是,有什么具体计划及评估方法?
 
4.4.3 适当的课程调适
 
同一课程架构,是实践共融及平等机会的具体措施;而有效的学与教策略,则是让这项具体措施有效推行的必要条件。进行课程调适时,应参考教育局制作的课程及评估指引。
调适原则
* 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宜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的弱能情况上,而是应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需要,如学习进度和方式,在同一课程架构下,调适正规课程。
* 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学术、社会及情意各方面的发展,持合理的期望。
* 调适并不等同剪裁课程,而是按个别需要,调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某些科目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以作出合理的迁就。
调适策略
* 精简各学习领域课程核心部分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可为自己的学习找到适当的起步点。
* 了解学生的起步点,以决定课程调适的规模。调适的范围可涵盖单元、主题、学期,以至整年的课程。
* 因应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和学习需要,协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及预期表现水平,同时帮助他们识别核心学习内容及主要技能,以促进学习。
* 配合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设计不同程度或形式的学习材料和工作纸等,同时亦可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例如教科书、其他学习材料,选择或增删合适的学习材料,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障碍,尽量为他们提供全面和广泛的学习机会。
促进课程调适的策略
* 为了有效地策划、推行及检视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学习方面的支援,学校应邀请相关的科主任及教师参与「学生支援小组」的工作,从而协助学生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学在学习上可能存在的障碍。同时,也要订立促进学生学习的支援方案,例如课程调适、有效的学与教策略、照顾学生特殊需要的辅助教材等,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可与一般学生修读相同的课程,并在同一环境下参与相同的学习活动。
* 学校可就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要,与相关的科主任共同商议,从课程设计、教学法和评估三方面,找出学生的难点,继而订定适切的学习支援计划。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 你的学校推行的校本课程政策,如何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 你的学校进行调适课程时,面对什么困难?又有什么支援或解决方法?
 
4.4.4 制定学与教策略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在兴趣、能力、学习风格和经验方面,都存在学习的多样性,教师须了解他们的不同特性,并因应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辅导策略,以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效能。
优化课堂教学
* 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制造成功的学习机会,并鼓励学生发挥不同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自我形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 教授学生学习策略,例如阅读策略、提问技巧、整理笔记方法、搜集学习资源方法等,以培养他们学会学习的能力。
* 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维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掘和发展他们的多元智能,培养他们的共通能力,并容许他们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 调整学习活动和课业的难度,以配合学生的学习阶段、学习目标、能力、需要及生活经验。
* 在学习活动和课业中使用简单、特定、具体和易于理解的指示和例子。
* 提供更多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以巩固所学。
* 实施多元感官教学或小步子教学,并提供具体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
* 按学生的学习进程,调整学与教的步伐,同时安排不同模式的课业和评估,以找出学生的强项,并据此为学生设计适切的学习策略。
 
图4.4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图4.4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加强学习支援
* 小组及朋辈辅导:安排有相若特殊教育需要或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在课堂内或外一同学习或接受额外的学习支援。同时,也可组织学习小组、朋辈圈,让不同能力的学生一起学习,互相支援。
* 协作教学:由两位或多位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共同备课,并一起施教,为有特殊需要的小组及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提供即时额外支援。协作教学的教节可按课堂内容及学生的需要规划,可选择部分或某一科目,或部分教节进行。
* 辅助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辅助学习工具,协助他们减少因残疾而造成的障碍,例如,为弱听学生提供助听器;为视障学生提供放大镜、弱视辅助工具等;为有特殊学习困难及残障的学生提供大格纸;为有智障、自闭或语言障碍的学生提供图片提示卡。
   
图4.5 如何加强学习支援?
图4.5 如何加强学习支援?
   
* 特别课业安排: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殊教育需要,调整课业的数量、要求(例如,容许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以颜色笔标示、圈出答案,又或在答案上加上底线以代替书写文字)及完成时间,并安排适当的额外支援,减轻他们完成课业的负担和焦虑。
* 提升学习技巧:教导学生策略性地组织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及优先次序,如时间安排和考试策略的强化等。
* 个别学习计划:
  * 由专业人士及「学生支援小组」的成员,共同为有严重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订立具针对性的「个别学习计划」。按学生的特殊需要,计划大致可分为两类:以行为或社交适应为主的个别行为管理计划;以提升学科学习能力为主的个别学习计划。
  * 计划中的目标及额外支援,一般在课堂时间及环境中进行,尤其是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加强学习和支援,因此,相关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以执行计划及提供适切的支援。
  * 以提升学科学习能力为主的个别学习计划,并不等同于剪裁课程的规划,而是针对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重点提升他们的学习效能,例如,为有读写障碍的学生,订下「运用有效的策略,掌握不同的字形结构」的计划目标。
     
   
有关「个别学习计划」的详细内容,请见《融合教育运作指南》(2010)第六章,6.3节。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 你的学校采取了哪些策略来协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发展他们的潜能?
* 你的学校常用哪些学与教策略来照顾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为什么采用这些策略?
 
4.4.5 透过评估促进学与教的效能
 
* 因应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学习评估,而评估的目标,应尽量放在发掘他们的优点及进步之处上,以期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及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
*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模式,从多方面及多角度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以及发掘他们的潜能,例如,采用不同的答题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而非评估其书写能力。
* 透过个别学习计划,让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能定期检讨学生学习及其他方面的进程,并因应需要提供适时的支援,以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有关详情,可参考《学生支援纪录册及个别学习计划范本》。
 
     
 
《学生支援纪录册及个别学习计划范本》可从「教育局特殊教育>普通学校支援>支援小学的学生学习差异的支援措施和资源」网站下载,网址为: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special/support/wsa/primary/sample_c.pdf
 
     
* 利用学生学习历程档案,反映他们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和能力,肯定他们的努力。
* 对于修读一般课程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的评估方式应与其他学生相同,但要作出一些特别的安排,例如,延长考试时间和安排特别座位,以照顾残障学生。其他特别安排,可参考《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校内考试安排》(2013)。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校内考试安排》(2013)可从「教育局特殊教育>普通学校支援>支援小学的学生学习差异的支援措施和资源」网站下载,网址为: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special-educational-needs/supporting-resources/SpecialExamArrangement_29012013.pdf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你的学校在评估学生的表现时,会否一视同仁?为什么?
 
4.4.6 资源及支援
 
资源
* 教育局编制了多项指引及资源套,协助教师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当中包括:
  * 「全校参与」教学策略
  * 「全校参与」设计家课的原则和策略
  * 「全校参与」评估原则及策略
  * 认识及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教学指引
  * 读写乐-小学生读写辅助教材
  * 帮助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童-教学建议
  * 跨越障碍 如何辅导有读写困难的中学生
  * 小学中国语文默书教学指南:默书新路向
  * 「社交技巧轻松学 与人沟通无隔膜」教材套
  * 支援有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的小学生:「执行技巧训练」教材套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教师实践方法汇编
  * 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校内考试特别安排 (2013)
* 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育局为特殊教育教师设立了一个资源中心,并且建立一个资料库及联络网,汇集各类型的资源及资讯,以供特殊教育工作者分享。
(有关以上资源的详情及其他相关资源,请浏览「教育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网站。)
 
     
 
「教育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网址为:
http://www.edb.gov.hk/serc
 
     
支援服务
* 普通学校-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
  * 三层支援模式
  * 推行融合教育的五年教师专业发展架构
  * 专业支援服务,如校本教育心理服务、言语治疗服务、学生辅导服务、学校支援网络等等
  * 家长及公众教育
  * 全校参与模式资源学校
* 特殊学校:在现行的教育政策下,教育局会根据专业人士的评估或建议,以及家长的意愿,转介有严重或多重残疾的学童入读特殊学校,以便接受加强支援服务。
  * 为不同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而设的特殊学校
  * 特殊学校暨资源中心
(有关以上支援服务的详情及其他相关支援服务,请浏览「教育局特殊教育」网站。)
 
     
 
「教育局特殊教育」网址为:
http://www.edb.gov.hk/sen
 
     
 
 
4.5 资优教育
 
4.5.1 香港的资优教育
 
教育局在2000年定下了具前瞻性的资优教育政策,提倡以一个三层架构的模式推行资优教育(见图4.6),务求以真正的融合方式照顾学生的多样性。纵然香港的资优教育面貌在过去十年经历了不少蜕变(见附录),但资优教育政策在经过不断的实践及验证下,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同。
 
图4.6 三层架构推行模式
图4.6 三层架构推行模式
 
自2000年以来,教育局一直按以下理念提供资优教育:
* 基于国家资源理念-培育资优学生,将来改进和贡献社会。
* 基于特殊教育理念-资优学生也有其特殊的教育需要,只有在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得到恰当的回应,其潜能才可以充分发挥。
香港的资优教育,不应理解为只向少数特高智商的学生提供服务,相反,是涵盖所有学生的,其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获得最大幅度的提升。香港的资优教育包含以下双重意义:
* 资优教育普及化-透过多元化的计划及服务,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栽培。
* 普及教育资优化-向一些经识别的资优学生提供专门的学习活动和服务,协助他们发展相关的专科知识、领导才能及正面的价值观,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及成就。
基于上述的理念及意义,教育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透过提供配合其兴趣及性向而又富挑战性的学习机会,提升他们的能力,为社会及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他们的才华。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你的学校在保底之余,有哪些相应的措施照顾资优学生的学习需要?
 
资优教育的迷思 资优教育的迷思
* 是否所有资优儿童都能自行发挥其潜质,不需要特别的引导?
  否。资优生因为其资优的特质,可能会引发一些情绪、社交行为上的问题,窒碍其潜质的正常发挥。因此,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一样,资优生也需要特别的照顾,才能有效地将其资优潜质发展成资优行为。
* 是否所有资优儿童都天生聪明,全部均能够大学毕业?
  不一定。有些资优儿童的资优潜质可能不是在传统的学术范畴之内;又或是因为客观环境因素影响,例如,缺乏所需的资源、支援服务及引导等,以致其资优潜质未能发挥,最终可能沦为潜能未展的资优生。
* 是否所有资优儿童都是「全才」?
  不一定。每一个学生,不论资优与否,都会拥有某一或多面的潜能,但不一定都是全才,例如,在数学科资优的儿童,在语文及社交上不一定是资优的。因此,教师应该尽量识别个别学生的资优面,并给予适当的培育,让其潜质得以发挥。
 
4.5.2 资优的定义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于1990年发表了「第四号报告书」,当中明确地界定了资优儿童的定义。从中可见,「资优」是一个多元本质的概念,这个概念在不同地方、文化及时间的前提下,其认可程度与价值都不尽相同。一般而言,资优学生会拥有以下特质:
* 智力经测定属高水平。
* 对某一学科有特强的资质。
* 有独创性思考,能够提出很多创新而又精辟详尽的见解。
* 在绘画、戏剧、舞蹈、音乐等视觉及表演艺术方面极有天分。
* 有领导同辈的天赋才能,在推动他人完成共同目标方面有极高的能力。
* 心理活动能力有卓越的表现,或在竞技、机械技能或体能的协调均有特出的天分。
 
     
 
有关《教育统筹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书》对资优儿童的定义,可从「教育局资优教育」网站下载,网址为: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你的学校会怎样界定高能力或资优学生?
 
4.5.3 识别资优生
 
教育局参考了本地经验及海外的最新研究,倡导以学校为本位的方式提供资优教育,学校需就其校情发展一套识别资优生的机制,并采用多元渠道、多元方式及多元准则的识别策略。为了发掘资优生在特定范畴的天赋,第三层教育服务的识别及甄选过程应较第一层和第二层严格。
 
学校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有效地识别资优学生,以甄选合适的学生参加不同的培育计划。根据各种识别工具的本质,大致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如表4.6所示。
 
表 4.6 识别资优生的工具
主观的 客观的
* 教师提名
* 家长或监护人提名
* 同侪提名
* 自我提名
* 轶事型描述或证据
* 标准化认知测试
* 个人或小组口语及非口语能力测试
* 实作评量
* 校本成绩测验
* 学生历程档案
* 创造力测试
* 竞赛
 
具体的识别工具,例如行为观察量表、学习行为量表、特定范畴能力倾向量表及任务为本的活动,可于教育局资优教育网页下载。
     
 
「教育局资优教育」网址为:
http://www.edb.gov.hk/cd/ge
 
     
 
学校识别学生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 不应假定所有资优学生的性格特质都是一致的,反之,其资赋优异的表征可以因人而异。资优学生的行为只能反映个别资优生的特质,学校不宜一概而论。
* 学校宜先为参与识别过程的教师安排专业培训,让其对资优学生的特质及识别工具的运用有基本认识,以提高识别的效能。
* 当分析相关资料时,教师应运用其专业判断识别学生的资优特质。长期与具组织性的观察,有助更有效的识别。
* 避免使用「购物清单」的方式去识别,以期望利用数分钟的观察,便能够剔选合乎条件的学生。部分资优学生未必在学校一般的测考中有超卓的表现,一些进阶的课业,例如任务为本的活动,较能展露他们的资优潜能。
* 学校如能发展一个资优生的「人才库」,并配合个别资优生的发展而定期更新资料,将有助于设计资优培育计划和部署资源调配,可以更全面地规划校本的资优教育发展。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你的学校采用什么机制识别资优学生?
 
4.5.4 推行的策略
 
资优教育三层架构推行模式(见图4.6)为学校推行校本资优教育政策,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进程,有助规划从第一层到第三层的资优教育服务。
* 学校可以因应本身的优势与教师的就绪程度,选取最合适的切入点,但就要具备一个整体的资优教育计划,订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当中亦需要涵盖认知与情意两个范畴。
* 校本资优教育政策不仅能为学校确立校本资优教育的长远发展方向,亦能凝聚全体教职员的力量,协力照顾资优生的学习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学校可以从办学团体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的愿景、使命及本身的优势,以及可以运用的资源等方面考虑,制定一个切合校情的校本资优教育政策。
* 校本资优培育计划可以在第一层全班式推行及采用适异性教学,又或以第二层抽离式计划进行。
  * 第一层全班式计划:
    bullet_style1_2_3 第一层全班式及适异性教学贯穿一般的课程,强调在一般学与教活动中渗入资优教育的三个核心元素 (高层次思维技巧、创造力和个人及社交能力)。
    bullet_style1_2_3 教师在计划教学过程中,须因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指示、课室环境及教材等作弹性的处理,运用加速、加深与加广的策略,调适教学内容,务求让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在多元的环境下学得最好。
    bullet_style1_2_3 藉着一些适异性教学常用的策略,例如锚式活动、弹性分组、分层课业、建立开放和接纳的课堂气氛等,照顾资优生在学习能力和情意方面的需要;并因应资优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运用加速、加深与加广的策略,调适教学内容。
    bullet_style1_2_3 这类教学会为资优生带来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经验,尽展他们的潜能,提升他们的高层次的思维技巧、创造力和个人及社交能力。
    bullet_style1_2_3 教师在进行适异性教学时还可以参考Tomlinson提倡的「均衡器」,因应学生的能力调节九个教学元素(见表4.7),为不同需要的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具体示例见图4.7。
 
表4.7 Tomlinson的「均衡器」7
基础性 资料、意念、材料、应用方案
 
转移性
具体 呈现方式、意念、应用方案、材料
 
抽象
简单 资源、议题、技巧、目标、问题
 
复杂
单向度 联系范畴、发展方向、发展阶段
 
多向度
小步子 实践、意念转移

大跃进
结构型 解决问题方案、决策方案、工作模式
 
开放型
明确的设题 研究、习作、学习成果
 
模糊的设题
倚赖教师 策划、设计、监测学习过程
 
高度独立
步伐较慢 学习、思考
 
步伐较快
 
图4.7 使用「均衡器」进行适异性教学示例
示例一:科学探究-小学常识科
基础性 转移性
一般学生探讨洗洁精作为清洁剂所具备的特质。 高能力或资优生可自行拟订准则,比较多种牌子的洗洁精的洁净效能。
 
示例二:比较异同及解决难题-英文科
小步子 大跃进
一般学生观看录影片段,用表列方式比较一个落后地区及一个先进文明城市的生活条件。 高能力或资优生可针对片段中的真实例子,投稿报章,评价目前香港贫穷阶层的恶劣生活条件及政府的扶贫措施。
 
     
 
更多运用Tomlinson的「均衡器」进行适异性教学的示例,可参考「教育局资优教育」网站,网址为:
 
     
  * 第二层校本抽离式计划:
    bullet_style1_2_3 第二层校本抽离式计划的性质,多为增益、延伸或加速,这些计划多在学校一般课时以外进行,例如,教师在放学后安排「创思小组」,为挑选的学生提供增益活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及高层次思维技巧;或者在长假期举办「数学特训小组」,为数学精英提供加速的课程,让他们学习一些进阶的内容。
    bullet_style1_2_3 这些抽离式计划,目的是为资优生提供延伸的学习经验,以联系日常课堂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学得更深更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bullet_style1_2_3 这类计划亦能引导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探究技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态度。
    bullet_style1_2_3 设计抽离式计划时,教师可考虑跨学科学习的主题,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处境或难题,要求他们应用已有知识,提出创新的解难方法。
 
     
 
推行第二层校本抽离式计划的具体方案,可从教育局网站下载,网址为: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gifted/pdp/cdi020111215.pdf
 
     
* 供应第三层校外支援服务如大学学分课程、良师启导计划等机构,包括有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教育及专业团体,以及各专上教育院校。学校可向个别院校或机构查询相关的课程资料,并从已参加第二层课程的学生中挑选参加者,让他们获取更多学习机会和经验。
* 成立资优教育小组或委员会,有助进一步落实校本资优教育政策。学校可以安排一至两位富行政经验的资深教师,担任资优教育行政及统筹的职务,以推动校本资优教育的发展。
 
4.5.5 资源及支援
 
政府提供的资源及支援措施
* 提供给学校及教师
  * 教师培训教材套
  * 第一层全班式适异性教学设计及第二层校本抽离式资优培育计划资源教材套
  * 网上版资优教育工具套
  * 多元学习津贴
  *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 提供给学生
  * 冯汉柱资优教育中心增益课程
  * 网上学习课程
  * 与奥林匹克相关培训
  * 与比赛相关的研讨会或工作坊
  * 不同学习领域的全港性比赛
 
     
 
有关以上资源及支援措施的详情,可浏览「教育局资优教育」网站,网址为:
http://www.edb.gov.hk/cd/ge
 
     
 
香港资优教育学苑、专上教育机构及其他教育或专业团体提供的服务
* 提供给学校及教师
  * 经评审的资优教育深造课程
  * 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 提供给学生
  * 周末及暑期增益课程
  * 学分课程
  * 大学的导引课程
  * 由大学学者提供支援的良师启导计划及研究计划
  * 奥林匹克竞赛相关的培训课程(大学程度)
  * 共修学额
  (有关以上服务的详情,请浏览个别机构的网页。)
 
反思与行动 反思与行动
你的学校在社区中搜集了哪些资源,以丰富资优学生的学习经历?
 
 
附注
 
1 Riding, R. & Rayner, S. (1998).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Understanding Styl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and Behavior.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2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3 Bransford, J.D., Brown, A.L. & Cocking, R.R. (2000).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4 Heacox, D. (2002).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 How to Reach and Teach all Learners, Grades 3-12. MN: Free Spirit Publishing Inc.
5 Hattie, J. (2005). What is the Nature of Evid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to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 Using Data to Support Learning, 7-9 August 2005, Melbour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acer.edu.au/documents/RC2005_Hattie.pdf
   
  Heacox, D. (2002).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 How to Reach and Teach All Learners, Grades 3-12. MN: Free Spirit Publishing Inc.
6 Kauchak, D.P. & Eggen, P.D. (2012). Learning and Teaching: Research-based Methods (6th ed.). Boston, MA: Pearson Education, Inc.
7 Tomlinson, C.A. (2001). How to Differentiate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2nd ed.). VA: ASCD
 
 
附录
 
香港的资优教育在2003-2012年的发展概况
年份 发展概况
2003年 教育局推出《校本资优培育课程指引》,为开展校本资优教育服务奠下了基础,并给予学校一个清晰的模式及方向,以制定校本的资优教育计划。该指引特别强调资优教育的三个核心元素:高层次思维技巧、创造力和个人及社交能力。
自2003年起 教育局与伙伴学校推行「种籽计划」,致力支援学校落实《校本资优培育课程指引》中提出的建议,以巩固试行的经验,大大提升学校对照顾资优学童学习需要的关注。
自2003年起 由于教育局在小学设立课程发展领导一职,教师对校本课程发展的知识不断提升,并促进校本资优教育蓬勃的发展,使资优教育服务更趋多元化。
2006–2010年 随着「优质教育基金-资优教育主题网络」(QTN) 的成立,加强了各学校之间的合作及互动,促进学校推行校本的资优教育服务。
2007年 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成立,而作为教育局的一个紧密合作伙伴,学院进一步强化资优教育校外支援服务。
自2009年起 为了配合新高中学制,教育局向学校发放多元学习津贴 (资优计划),提供额外资源,照顾资优学生的多元发展。
2012年 为全港教师制定「资优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新架构」。目的为配合学校主要持份者的需要,提供一个清晰的专业发展路径,并善用教育局及香港资优教育学苑的现有资源,为教师提供具针对性的资优教育培训机会。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教师提供鹰架的过程中,可以有机地结合以下方法:
* 引发学生对学习任务或课业的兴趣。
* 透过简化学习任务,减少解难步骤,让学生更容易处理学习过程的组成成分,以及明白何时才能配合和达至学习任务或课业的要求。
* 利用学生的动机及活动方向,维持目标的追求。
* 指出学生所能做到的与理想解决方法之间的关键差异。
* 在解难过程中控制挫折及危机的出现。
* 示范理想的表现。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六种有效提问的元素
* 提问频率: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 平均分配: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被期望及邀请参与,营造正面课堂气氛。
* 开放式问题:因没有对与错的答案,能让学生作答时有「安全」的感觉,而且较易取得成功感。
* 提示:协助学生理解,营造积极支援的环境,以及传递预期成功的正面期望。
* 重复强调:强调重要意念及鼓励关键概念的联系。
* 等待时间:提供机会去思考及反思,提升学生回应的质素,增加成功的机会。
 
 
参考文献
所列参考资料非遍举无遗,以下只列出部分,供读者参考。
书刊
李吟(1998)。认知教学:理论与策略。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吟和单文经(1999)。教学原理。香港:远流(香港)出版公司。
 
教育局(2008)。提升学校的学与教和改善学校的生活素质:给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改革中期报告。香港:教育局。
 
教育局(2010)。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教师实践方法汇编。香港:教育局。取自
 
教育局(2001)。认识及帮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指引。香港:教育局。取自
 
教育局(2004)。校本资优培育课程指引。香港:教育局。取自
 
教育局(2009)。一般课堂的适异性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2008 - 2009 (小学 / 中学)。香港:教育局。取自
 
赵志成(2005)。有效学习的探索。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
 
赵志成(2007)。有效教学策略的应用。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
 
赵志成和何碧愉(2009)。个别学习差异:理念与实践。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
 
课程发展议会(2009)。高中课程指引-立足现在.创建未来(中四至中六)。香港:教育局。
 
谢锡金、林伟业、罗嘉怡和张慧明。「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 2006.国际报告发布会」新闻稿。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取自
http://www.chineseedu.hku.hk/ChineseTeachingMethod/pirls/P06/int_report/281107_pirls%202007_PressRelease.pdf
 
伍新春和秦宪刚译(2003)。终身受用的学习学略 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Bransford, J.D., Brown, A.L. & Cocking, R.R. (2000).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Dantonio, M. & Beisenherz, P.C. (2001). Learning to Question, Questioning to Learn: Developing Effective Teacher Questioning Practices. Boston, MA: Allyn Bacon.
 
Fisher, R. (2005). Teaching Children to Think. Cheltenham: Nelson Thornes Ltd.
 
Galton, M. (2007).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Godinho, S. & Wilson, J. (2004). How to Succeed with Questioning. Carlton South Vic: Curriculum Corporation.
 
Gunter, M.A., Estes, J.H. & Schwah, J. (2003). Instruction: A Models Approach (4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Hattie, J. (2005). What is the Nature of Evid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to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 Using Data to Support Learning, 7-9 August 2005, Melbour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acer.edu.au/documents/RC2005_Hattie.pdf
 
Heacox, D. (2002).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 How to Reach and Teach All Learners, Grades 3-12. MN: Free Spirit Publishing Inc.
 
HKPISA Centre (2011). The Fourth HKPISA Report PISA 2009 Executive Summary. Hong Kong: HKPISA Centre, CUHK.
 
Hollas, B. (2005).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in a Whole-group Setting. NH: Crystal Springs Books.
 
Joyce, B., Calhoun, E. & Hopkins, D. (2002). Models of Learning: Tools for Teaching (2nd ed.).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Kauchak, D. & Eggen, P. (2012). Learning and Teaching: Research-Based Methods (6th ed.). Boston, MA: Pearson Education, Inc.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s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Masters, G.N. (2010).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hool Improvement Framework. Queensland: State of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th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Riding, R. & Rayner, S. (1998).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Understanding Styl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and Behavior.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Rock, M.L., Gregg, M., Ellis, E. & Gable, R. A. (2008). REACH: A Framework for Differentiating Classroom Instruction.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52(2), 31-47.
 
Schiller, P. (2001). Creating Readers.  Beltsville, MD: Gryphon House, Inc.
 
Walsh, J.A. & Sattes, B.D. (2005). Quality Questioning: Research-based Practice to Engage Every Learner.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Watkins, C. (2005). Classrooms as Learning Communities: What’s in It for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Wragg, E.C. & Brown, G. (2001). Questio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网址
「教育局特殊教育>普通学校支援」网站
 
「教育局特殊教育>普通学校支援>支援小学的学生学习差异的支援措施和资源」网站
 
学生支援纪录册及个别学习计划范本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校内考试安排(2013)
 
教育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http://www.edb.gov.hk/serc
 
教育局特殊教育
http://www.edb.gov.hk/sen
 
教师培训教材套
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ttp/main/index.html
 
第一层全班式适异性教学设计及第二层校本抽离式资优培育计划资源教材套
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ge_resource_bank/
 
网上版资优教育工具套
 
多元学习津贴
 
教育局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http://resources.edb.gov.hk/gifted/PD/index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