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列印此页
目录
 
9 各教育阶段的衔接
 
本章是《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的其中一章,内容如下:
9.1 背景
9.2 本章目的
9.3 衔接的重要性
9.4 全面协作模式
9.5 协助学生适应不同阶段衔接的行动建议
  9.5.1 从幼稚园升读小一的行动方案
  9.5.2 小学采取的行动方案
  9.5.3 小六生升读中一的行动方案
9.6 加强家校合作
参考文献
 
 
9.1 背景
 
「幼小」及「中小」衔接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幼稚园、小学与中学是不同的教育阶段,三者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初期,学生可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综合十年课改所见,大部分学校都参考教育局的指引,推行不同类型的衔接活动,包括互访、观课、举办新生适应课程等,并调适课程及教学策略,以加强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务求协助学生更顺利地由幼稚园过渡到小学,以及由小学过渡到中学。
 
 
9.2 本章目的
 
* 向学校建议如何强化校本的全面协作模式,以助学生适应不同阶段的衔接
* 提出可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从幼稚园升读小学及小六升读中一两个教育阶段的方法
* 向学校建议如何借助家长的角色以助学生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9.3 衔接的重要性
 
* 学生由幼稚园升读小一及由小六升读中一时,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小心处理这段过渡期,有助背景各异、学习和成长需要不同的学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帮助他们在新的阶段、新的环境中,更加自信而积极地学习。
* 有效的「衔接」工作有助培养学生正面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并为他们在新阶段的学习打稳基础,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9.4 全面协作模式
 
* 一个在小学课程领导统筹策划下,并由全体教职员(包括任教初小年级的教师和学生辅导主任)及学生(包括「大姊姊和大哥哥计划」中的高年级学生)共同参与的全面协作模式,比单靠班主任进行更有效,更能全面而聚焦地支援学生。
* 学校必须聆听学生的心声,并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情绪及心理上的反应,安排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学习需要,以及家长担当的角色。
* 制定学校政策,透过整体规划,让小一新生及六年级学生都可以顺利适应新的教育阶段。重点包括:
  * 藉着小学课程领导的带领,成立工作小组,持续地规划不同学习阶段课程的纵向发展,以照顾学生在各阶段的成长发展和适应新环境的需要,更有效地理顺及协调衔接的工作。
  * 规划阶段性的教学策略,以能更适切地照顾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发展和学习需要,保持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自我管理能力及协作能力;同时规划相应的评估政策,以全面配合学生不同的学习经验,回馈学与教。
  * 培训一群高年级学生,协助新生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 鼓励家校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渠道,例如,邀请家长分享他们的心得或表达意见,使学生无论在学校或家中,都有安全、愉快和被接纳的成长环境。
  * 邀请经验丰富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生辅导主任或学生辅导教师筹办活动,深化教师对学生发展的认识,加强他们的专业能量,以进一步掌握有效的衔接策略。
 
反思与行动反思与行动
* 有些学校透过艰深的升小或升中面试题目考核学生,以便筛选,引致过分紧张的家长,催谷子女,造成恶性循环,对各持分者构成不必要的压力。你的学校有何想法?
* 你的学校怎样推举合适的同事或家长人选,参与各种衔接计划和措施的推行?
* 你认为在制定政策时,可怎样吸纳学生及家长的意见?
* 你认为怎样才可避免「幼稚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的提早施教现象?
* 你的学校如何了解学生在衔接上的学习难点?如何找到有效衔接学习的切入点?
 
 
9.5 协助学生适应不同阶段衔接的行动建议
 
* 各小学应与学前机构及中学保持紧密沟通,例如,透过互访、观课、开放日、研讨会等专业交流活动,加深了解对方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以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延续学习的需要,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接受新的挑战。
* 学校可从下列两方面进一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育阶段:
  * 社交、情绪及心理的照顾
  * 已有学习经历的理解及认知能力的衔接
 
9.5.1 从幼稚园升读小一的行动方案
 
* 学前机构可通过以下方式,让高班的学生在学期末段逐步认识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为升读小一作好准备:
  * 模拟小一的课室布置。
  * 增加少量书写习作,并采用不同形式的家课,例如,阅读、资料收集及亲子合作的课业。
  * 开始培养学生在手册上记录家课的习惯。
  * 模拟小一的常规和作息时间。
  * 安排高班学生参观小学。
  * 为家长安排小学选校分享会,派发有关参考资料,例如,《小学概览》(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编印)、《升学了》亲子伴读故事册。
  * 透过游戏或亲子活动,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学习主动认识新朋友,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
* 学前机构与小学应保持紧密的沟通及联系,通过互访、参观、开放日、研讨会等活动,促使幼稚园和小学了解对方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并交流及商讨其他衔接要项。
 
     
 
幼稚园与小学衔接的实例,可从教育局网站下载《幼稚园与小学的衔接》参考,网址为:
有关幼小衔接,可参见《学前教育课程指引》(2006)第6章「入学适应与幼小衔接」,网址为:
 
     
 
9.5.2 小学采取的行动方案
 
* 组织各种迎新活动,让小一新生及家长认识学校环境,也让学校初步了解新生,并让新生与学校教职员建立和谐的关系。活动重点可包括:
  * 给小一新生介绍学校的抱负、办学宗旨、校训和历史(例如,派发单张和资料册)。
  * 利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认识班主任、各科教师、学生辅导主任、学生辅导教师等。
  * 由高年级同学分享经验,帮助新生了解小学的校园生活。
  * 向新生介绍课程、学习与教学方式(例如,播放课堂学习的光碟)。
  * 介绍学校为新生提供的活动和支援(例如,带领新生参观学校图书馆和特别室等)。
  * 让学生认识学校作息的常规和校规(例如,透过提问和讨论)。
* 持续的关怀照顾,让小一新生在社交、情绪及心理上,都能更好地适应。要点包括:
  * 增强教师对儿童,特别是幼稚园阶段的成长发展和学习方式的认识。
  * 营造温馨和富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加强他们的归属感,例如,举办「校园123」活动、生日会、庆祝会等。
  * 每天安排一节班主任课或一段会面时间,例如,设立「说心声」时段,让小一的班主任可拨出较多时间与本班学生相处,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其他方面的需要,适时提供协助,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感。
  * 善用朋辈资源,协助小一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减少他们因环境改变而引起的困惑和不安情绪,例如,推行「小老师」同学互助计划及大哥哥大姐姐「关爱服务」辅导计划。
* 教学上采取各项措施,进行适切的课程规划及调适,以配合小一新生在幼稚园阶段的学习模式、已有经历及认知能力,有效照顾他们在学习上的适应需要,从而让学与教方面的衔接顺畅渐进。重点包括:
  * 幼稚园课程并没有清晰的学科界限,学生习惯以综合课程模式设计的学习活动,因此,小一宜灵活编排时间表,以便进行单元或主题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延续学生在幼稚园阶段已引发的好奇心。
  * 通过课程的整体规划,着重协助小一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及协作能力,以便逐渐适应较主动及独立的小学阶段学习模式。
  * 耐心指导小一学生写字,给予清晰的指示和具体的要求,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姿势要端正;因应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师应给予足够时间书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
 
示例示例
每天抄写家课册,是小一新生升读小学后要适应的学习常规。妥善抄写家课册,除了能让帮助学生处理家课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建立自信。
某小学制定了以下措施,以帮助小一新生自行负起责任,妥善抄写家课册:
* 在开学首两个月,为小一学生设计一本「大家课册」,在版面设计上增加行距及书写空间,让书写能力仍在发展阶段的小一学生易于完成抄写,在建立自信之余,也能逐步适应。
* 于班主任课教导学生自行抄写家课册的方法,例如,指导学生于老师在黑板上填写家课项目时,要随即抄写;或在放学前点算是否已写上所有项目。这样,除了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可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 配合学生的多样性,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材料要多样化,并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保持学生的专注力及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 大部分学生在幼稚园阶段已接触或学习英语,学校宜策划及推行一个适切及多元化的小学英国语文课程,例如,创造轻松和丰富的语言环境,诱发小一新生的学习动机,并考虑他们的已有知识,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由不同的切入点起步,有系统地学习英语,打好基础。
  * 语文学习方面,包括中国语文、普通话及英国语文,宜多利用游戏、唱游、童谣、故事及角色扮演,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尽量少用默书、测验和考试等纸笔评估的模式。
  * 评估的目的是促进学习,不是为学生排名列次或作比较。评估的方式应多元化,以展示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提供适切和正面的回馈,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都能取得进步。成年人的赞赏,有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因此,应提供适当的回馈、表扬、奖励,或展示学生习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有关幼稚园与小学各项衔接措施建议,可从教育局网站下载《幼小衔接多面睇》小册子参考,网址为:
 
     
 
示例示例
某小学制定一系列措施,就幼小衔接作全面规划,以照顾小一新生多方面的需要。
 
开学初期,学校举行小一适应活动,例子如下:
目的 活动/措施 内容
认识校园环境 学校123 由高年级学生担任服务大使,带领小一同学游览校园,当中包括参观图书馆及特别室等,让新生进一步认识校园。
认识学校生活 我的学校 透过派发单张、播放课堂学习光碟、小组讨论及问答游戏,让小一学生认识小学的校园生活、学习模式、新老师和新同学。
了解新生的需要 谈心时段及午后小聚 安排时间让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与小一学生轻松倾谈;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担任关怀大使,于午膳后与小一同学交谈,以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提供协助。
照顾情感上的需要 小一庆祝会 为小一新生安排庆祝活动,与他们总结开学首月的经验,表扬他们的努力,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日常教学方面,学校采取适当的措施协助小一新生适应不同的学习模式,例子如下:
目的 活动/措施 内容
诱发学习动机及兴趣,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照顾适应上的需要 主题教学「认识新朋友」 综合不同科目的学习内容,设计富趣味性及生活化的主题式学习活动,例如,于中文科的单元「快乐校园」,学生透过阅读及语文学习,领略结识新朋友的乐趣;于英文及普通话科,透过唱游、故事及角色扮演等,学习如何与新朋友互相介绍及问好;于常识科,学习与人相处的礼仪。
照顾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及课业 教师在共同备课时,着意为小一学生安排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如小组游戏、探究活动、填色拼贴、唱游律动等;在设计课业时,也为不同能力的学生作调适,以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逐步适应评估模式 趣味默写游戏 因应大部分小一新生都没有默书的经验,学校在小一学年初段不设默书,在适应期后设计趣味默写工作纸,透过文字游戏及填充,代替整篇默写。
 
另外,学校持续照顾小一新生在适应上的需要,恒常推行的活动例子如下:
目的 活动/措施 内容
了解新生需要,提升师生关系 「说心声」时段 安排班主任课,让班主任与小一学生轻松地沟通,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午间关爱服务 高年级学生于午膳时段教导小一新生自行整理餐具,并于午膳后指导他们自行抄写家课册,以帮助小一同学建立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家校沟通 家长通讯及家长会 学校利用网页、通告、家长小册子及家长会等,定期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及适应情况。
 
反思与行动反思与行动
* 因应小一新生社交、情绪及心理需要,你的学校采取什么的措施?
* 你认为怎样才能进一步关顾小一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及自信心?
* 你的学校如何因应小一学生的能力、需要及特性,调适学与教及评估的策略?
 
9.5.3 小六生升读中一的行动方案
 
针对小六学生对升读中学的各种顾虑,以及两个教育阶段的纵向课程发展,学校宜在下列两方面加以规划:
 
社交、情绪及心理的照顾
因应中一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及需要,及早为小六学生安排适切的衔接措施,协助他们积极适应中学生活,使能以正确的方式及态度尽快投入新生活,为以后的愉快学习和校园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重点包括:
* 与中学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沟通,通过参观、开放日、体验日等活动,让小六学生多了解中学的学习生活情况,减轻对升读中学的忧虑。
* 善用校友会的资源和网络,通过邀请校友与高年级学生分享中学生活经验,让学生提早了解中学的校园生活情况;同时又可以联系毕业校友,为升读同一中学的学弟学妹就学习及适应校园生活方面提供个别协助。
* 鼓励小六学生积极参与将就读中学的迎新活动,尽快投入新生活。一些研究显示,若在新学期开始前举办迎新活动,学生的纪律问题会较少,师生间的关系也会较为融洽。
* 鼓励家长留意子女的转变与需要,主动与学校沟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并在有需要时提供协助,让子女顺利过渡适应期。
 
示例示例
某小学举办了小六升中适应活动,为小六学生作升中准备,以照顾学生适应上的需要:
目的 活动 内容
让小六学生认识及体会中学学习生活 中学生活体验日 安排小六学生到中学探访,透过与中学生交谈,了解中学生活的情况;并安排学生参与由中学生带领的交流活动,如新闻分析及阅读分享等。
减轻小六学生对升中的顾虑 校友分享会 邀请校友回校与小六学生分享中学生活经验,包括各中学的特色、中学与小学学习方式的异同、所遇到的挑战及体会等。分享会设答问时间,除了让小六学生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外,也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或顾虑,以适时跟进及提供协助。
促进家校合作,帮助家长协助子女适应升中生活 小六家长会 学校于学年初为小六学生家长办家长会,除了向家长讲解选校程序,更重要是透过讲座及邀请旧生家长分享经验,提升家长对子女升中适应的关注。
 
* 与其他专业人士,例如教育心理学家协作,共同举办生活教育活动,加强小六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责任感,并促进他们的群性发展,以提升学生自信心及自尊感。
 
反思与行动反思与行动
你的学校的升中辅导,怎样兼顾六年级学生在升读中学会面对的社交、情绪与心理方面的需要?
 
课程衔接方面
中学课程建基于小学的学习成果,课程内容与小学一脉相承,向深度与广度延展。在小学阶段,学校需提供均衡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打稳根基,以顺利进入中学阶段。中小课程衔接重点包括:
* 小学各科目可因应学生需要及其本科特色,制定适当的衔接策略。就常识科而言,它结合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科技教育三个学习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态度,在初中,学校会以不同的科目组合编排这些学习领域的课程,小学教师可以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作衔接点,为学生适应初中课程、高中通识教育科、以及高中一些选修科目的学习作好准备,例如,因应学生的能力,订定各年级的共通能力学习目标,并透过常识科的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
 
     
 
有关常识科与中学课程的关系,可从教育局网站下载《小学常识科家长指南》参考,网址为:
 
     
* 为学生提供广阔而均衡的课程,打稳学习根基,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学生活,例如,发展学生两文三语及数理能力基础;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及探究精神;着重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等
 
示例常识科示例
高小教师可透过常识科或跨科组协作,在课程内加强处理资讯的学习元素,要求学生在选取合适的资料时能提出充分的理据,以加强培养学生筛选资料、处理资料及归纳重点的技巧和能力,从中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
以高小常识科跨科组协作「民生多艰!何以救之?」的学习计划为例,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目前或曾经陷于天灾危机的国家,从图书、地图集找出这国的气候、地理资料,又从报章、电视及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与此国灾难相关的报道,探讨其危困的成因是否纯属天灾。然后,运用角色代入,以该国的一位政府专员角度,考虑其他地区在处理相近天灾危机的有效做法后,以书面向国家当局提出防灾计划建议。
上述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认识当前的天灾危机问题,除了培养学生关爱、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亦可提升学生的批判/明辨性思考能力
具体的学习活动包括:阅读、资料搜集、数据分析、重点归纳、成果发布、反思所学等。透过常识科与图书馆、中国语文、数学等科组协作,既能建立科组间的学习关联,亦可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达至打稳学生学习根基,加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 小学课程领导可在整体课程规划的平台上,加强中、小学各科课程的纵向联系,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设计上作出适当的配合,为学生提供连贯的学习经历。因应各科学习重点及纵向发展目标,学校可参考教育局种籽计划的经验,制定校本的课程衔接措施,让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常识科教师一同关注,有系统地帮助学生适应中学各学习领域的学习。
 
     
 
「种籽」计划中八所中、小学在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常识四科所取得的经验及所制定的校本课程衔接措施,可从教育局网站下载《中小学课程衔接》单张参考,网址为:
 
     
* 学生升中后会有更多机会以英语作为学习语言,学校需营造有利英语学习的环境,例如,设立英语日、英语好书推介周,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为升中打下稳固的基础。
* 加强与中学教师的沟通,透过面谈、互相观课、评课、共同备课等方式,就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换心得,共同策划有效的学与教策略,例如,加强自学策略的训练、鼓励学生预习和写笔记等。
 
反思与行动反思与行动
* 你的学校怎样规划「中小」课程衔接?
* 教育局「种籽」计划参与学校在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及常识四个学科中取得的经验,哪些对你的学校最有启发性?
 
 
9.6 加强家校合作
 
在儿童接受教育及群性化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共同担当着培育儿童的重要角色。家校建立伙伴的关系,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协作,有助学生适应新的教育阶段。学校应鼓励家长与子女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特别是在心理和情绪上作适切的支援,更能有效地照顾子女的学习和成长需要。
 
活动建议
* 举办小一新生家长座谈会、聚会、讲座或交流活动等,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从而协助子女适应新环境。
* 鼓励小一新生家长参与家长支援小组。
* 成立家长教师会协作小组。
* 邀请专业人士,如幼儿教育工作者、辅导主任或老师,向家长讲解学生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心理及生理发展。
* 协助家长解决子女面对升读小学或准备升读中一的压力和忧虑,并鼓励他们在有需要时向专业人士寻求适切的支援服务,例如学校的辅导主任或老师、社工或专职医疗人员。
* 家校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学生顺利升读小一或准备升读中一共同努力。
 
给家长的提示
* 建议家长让子女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独立自主,使他们能够透过探索新环境,从经验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他们建立面对环境改变的信心,为未来发展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终身学习作好准备。
* 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实际的期望必须合理、实际,要给予他们适当和足够的发展空间。
* 家长要关注和认识儿童的成长发展特征,帮助他们在新的教育阶段按部就班地适应转变,不必把子女的成就和别人比较或过分催谷,以防揠苗助长。
* 家长要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学习策略,例如,预习和做笔记。
* 鼓励家长与子女互相分享感受,加强沟通。
* 引导家长关注子女在共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面对新的教育阶段的挑战。
 
以下资料能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在协助子女适应新的教育阶段上所担当的角色。
* 《学前教育课程指引-家长版》小册子-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教育的重点,以配合学校培育子女及适应小一。可从以下网址下载:
* 亲子伴读故事-《升学了》-帮助家长透过亲子阅读的方式,为子女在心理和情绪方面作适切的支援,加强沟通,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可从以下网址下载:
* 《升中有妙法-如何提升子女的学习表现?》-为家长提供帮助子女适应中学课程的建议。可从以下网址下载:
* 《小学常识科家长指南》-让家长了解常识科和中学课程的关系。可从以下网址下载:
 
衔接的迷思 衔接的迷思
* 在升小一及升中一前提早教授艰深的课程内容,为学生超前准备是否能确保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bullet_style5_2 有效的衔接措施能在学习以外,强调多方面的关顾,包括学生社交、情绪及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协助学生适应新阶段的学习及新环境的挑战。
  bullet_style5_2 学校为学生在课程内容方面超前准备,有违循序渐进和全面均衡的课程发展方向。再者,过早令学生感到学习的太大压力,只会扼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造成揠苗助长的倾向,得不偿失。
  bullet_style5_2 各小学应与学前机构及中学保持紧密沟通,加深了解对方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以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延续学习的需要,帮助他们培养求知欲,发挥潜能,建立自尊和自信,为终身学习奠立良好的基础。
* 为帮助学生/子女提升竞争力,学校及家长有系统地规划学生/子女的学习活动,务求学生/子女能充分善用时间。这种做法是否能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效衔接中一的学习生活?
  bullet_style5_2 要帮助学生/子女适应中学课程,除了加强学生/子女学会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积极及自发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
  bullet_style5_2 要培育学生正面的态度及习惯,并持续发展独立学习能力,学校及家长需要互相配合,逐步减少给予学生/子女的指示,对堂课/家课作出适时回馈,尽量让他们尝试独力探索、求真、解难,自行找出答案并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发展他们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
  bullet_style5_2 我们鼓励学校和家长适度地让学生/子女具备生活中「留白」的空间,让他们作自主的安排,以助发展多元潜能;相反,若过量地规划学生/子女的学习活动,甚至「为学生/子女填塞所有时间以作学习」的取态,正窒碍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而过多的学习和活动亦会减少学生/子女的休息和游戏时间,不利于他们培养个人兴趣及发挥无限潜能。
* 在小学常识科操练艰深的时事课题是否能增强学生升中时学习通识教育科的能力?
  bullet_style5_2 小学常识科是为六至十二岁儿童而设的基础课程,涉及三个学习领域,包括「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及「科技教育」。我们建议学校以多元化的教学取向,帮助学生建构相关的知识、发展共通能力及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教师可利用不同资料,包括传播媒体材料,连系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逐步认识自我、群体、社会和世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因此,时事课题的引入,重点并非在资料的灌输;而是透过相关材料,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参与,激发思考及培养关注时事的习惯等。就活动设计、推行、评估,以至遣词用字,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生活体验,并配合相关学习目标和内容,选取适切的教学材料;反之,过分艰深的取材容易造成反效果,扼杀学习兴趣之余,亦加重了学生和家长不必要的压力。
  bullet_style5_2 再者,我们认为教师在常识科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就一些争议性的时事议题进行多角度讨论,有助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如沟通、协作、分析等,衔接他们在初中和高中时不同学科的学习需要;惟学校不宜过分强调时事课题的运用,能达致大大增强学生将来学习通识教育科的能力。概括来说,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必须配合学生的能力和程度,以循序渐进方式为学生建立基础。
 
 
参考文献
所列参考资料非遍举无遗,以下只列出部分,供读者参考。
书刊
教育局(1999)。教育局通告第4/1999号《幼稚园应做和不应做的事项提要》。 取自
 
教育署(2001)。帮助小一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取自
 
赵李婉仪、黎慧怡(2002)。优质学校改进系列:我们可为中一同学做什么?-中一适应课程设计理念。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
 
课程发展处(2007)。学前教育课程指引-家长版。香港:教育局。取自
 
课程发展处(2009)。小学常识科家长指南。香港:教育局。取自
 
课程发展处(2010)。中小学课程衔接。香港:教育局。取自
 
课程发展处(2010)。幼小衔接多面睇。香港:教育局。 取自
 
课程发展处(2011)。升学了。香港:教育局。取自
 
课程发展处(2013)。升中有妙法-如何提升子女的学习表现?。香港:教育局。取自
 
课程发展议会(2001)。学校课程发展示例。香港:教育局。取自
 
课程发展议会(2001)。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香港:教育局。取自
 
课程发展议会(2006)。学前教育课程指引。香港:教育局。取自
 
Boekaerts, M. (2002). Educational Practices Series 10: Motivation to Learn.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fileadmin/user_upload/archive/publications/EducationalPracticesSeriesPdf/prac10e.pdf
 
Chan, W.L. (2010). The Transi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Primary School, as Experienced by Teachers,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Hong Kong.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Vol. 180, No.7, 973-993.
 
Ebbeck, M., Yim, Bonnie H.Y., & Lee, Maria L.W. (2010). Belonging, Bbeing, and Becoming: Challenges for Children in Transition. Diaspora, Indigenous, and Minority Education, Vol. 4,103-117.
 
Elias, M. J. (2003). Educational Practices Series 11: Academic and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fileadmin/user_upload/archive/publications/EducationalPracticesSeriesPdf/prac11e.pdf
 
Galton, M.,Gary, J. and Rudduck, J. (1999). Research Report on the Impact of School Transitions and Transfers on Pupil Progress and Attainment. Norwich: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Redding, S. (2000). Educational Practices Series 2:Parents and Learning.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fileadmin/user_upload/archive/publications/EducationalPracticesSeriesPdf/prac02e.pdf
 
Topping, K. (2000). Educational Practices Series 5: Tutoring.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fileadmin/user_upload/archive/publications/EducationalPracticesSeriesPdf/prac05e.pdf
 
Vosniadou, S. (2001). Educational Practices Series 7: How Children Learn.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e.unesco.org/fileadmin/user_upload/archive/publications/EducationalPracticesSeriesPdf/prac07e.pdf
 
Wong, N.C. (2003). A Study of Children’s Difficulties in Transition to School in Hong Kong.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Vol.173(1), 83-96.
 
网址
幼稚园与小学的衔接
 
学前教育课程指引(2006)
 
幼小衔接多面睇
 
小学常识科家长指南
 
中小学课程衔接
 
学前教育课程指引-家长小册子
 
亲子伴读故事-《升学了》
 
升中有妙法-如何提升子女的学习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