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列印此頁
目錄
 
5 評估
 
本章是《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的其中一章,內容如下:
5.1 背景
5.2 本章目的
5.3 從課程、學與教到評估
  5.3.1 課程、學習和教學、評估三者之間的關連
  5.3.2 評估目的
5.4 評估的未來發展方向
5.5 制定學校評估政策
  5.5.1 結合評估政策、學校整體課程規畫和課程改革的目標
  5.5.2 制定全年評估實施計畫
  5.5.3 將進展性評估連繫學習與教學
5.5.4 檢視評估政策和學校課程發展計畫
參考文獻
 
 
5.1 背景
 
建基於對教育的信念,包括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和具有學習的能力,並須培養他們多元才能和讓他們發揮潛能,課程發展議會報告書《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課程發展議會,2001)建議學校改變評估的實施方式,以加強促進學習的評估,作為日常學習、教學及評估循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推行課程改革以來,學校已在「促進學習的評估」作出多方面嘗試,而且一般能制定清晰的評估政策及措施,既重視總結性評估,亦兼顧進展性評估,同時引入多元化的評估模式,並重視給予學生書面回饋及推展多方參與評估,如學生自評或家長評估等;部分學校更着意檢討和分析學生評估數據,從而作出適切的跟進計畫。
過去十年,除香港的社會環境不斷變遷(請參閱第1章),學校在實施學生評估方面亦有不少轉變。例如教育局在二零零一年委託考評局分階段發展與推行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評估,亦於二零零九年在高中開始實施的新學制引入校本評核,皆旨在協助學校更全面了解學生的表現,以提升學與教成效。因此,本章將介紹評估文化的最新發展,並為學校提供更多相關建議,達到以評估促進學生學習。
 
 
5.2 本章目的
 
* 重申有關評估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原則
* 反思經驗及回應轉變,闡述未來評估的發展方向
* 建議如何規畫及發展學校整體的評估政策,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5.3 從課程、學與教到評估
 
5.3.1 課程、學習和教學、評估三者之間的關連
 
各學習領域/學科的中央或學校課程已制定了學習目標和重點,例如知識、能力、價值觀和態度等方面,以說明學生應學習的內容。評估則是通過搜集學生在各方面(包括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學習顯證,然後詮釋資料,判斷學生的表現,藉以向學生、教師、學校、家長及其他持份者,以至於教育制度提供回饋,作為改善學習與教學的基礎。因此,評估是課程、學與教及回饋循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圖5.1所示)。
 
圖5.1 學習、教學及評估循環
圖5.1 學習、教學及評估循環
 
5.3.2 評估目的
 
對不同持份者來說,評估有不同的目的,概述如下:
讓學生
* 了解學習目標,以及個人的學習進展情況。
* 了解個人在學習上的強項和弱項。
* 找出個人的學習需要和改善學習的方法,並逐步做到自主學習。
 
讓教師和學校
* 診斷學生在學習上的強項和弱項。
* 向學生提供有效益的回饋和具體建議,讓他們知道如何改善學習。
* 檢視及修訂有關的學習目標、對學生的期望、課程設計及內容、教學策略及活動等,使更能配合學生的需要和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與教的成效。
* 審視課程成效和提升教學質素。
 
讓家長
* 了解子女在學習上的強項和弱項。
* 考慮如何透過學校合作,改善子女的學習。
* 對子女有合理的期望。
 
讓政府
* 評定學生在特定範圍的學業水平。
* 檢視教育質素。
 
按評估目的,評估模式可分為以下三種:
對學習的評估 評估是為評價教育質素或了解學生所達到的水平。
促進學習的評估 評估是讓學生認識自己學習上的強項和弱項,並幫助他們不斷改進,亦讓教師檢視和完善教學目標、教學計畫及教學策略等。
作為學習的評估 評估是讓學生更積極連繫學習與評估,從而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詳情請參閱5.4節「邁向『作為學習的評估』部分)
 
在小學課程實施合適的評估策略時,應區分和善用「進展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兩種模式。「促進學習的評估」屬進展性,而「對學習的評估」則屬總結性。兩種模式具有不同目的-進展性評估是搜集學生的學習顯證,並給予回饋,以促進學習;總結性評估是在教學單元、學期或學年終結時進行,以總結學生的學習表現或成果。
 
有關學校實施評估的理念架構,見下圖5.2。
 
圖5.2 學校實施評估的理念架構
 
圖5.2 學校實施評估的理念架構
* 校內評估,是指學校因應目的而進行的評估措施,是學與教進行過程中的一部分,性質屬於進展性,有「促進學習的評估」的功能,不過,學校亦可用以決定某些學生是否適合升班。
** 校外評估,是由校外機構如考試及評核局按既定的機制而舉行的評估,屬於總結性評估和「對學習的評估」,但學校亦可利用評估的數據,如全港性系統評估的學校報告內的數據,檢視學生的整體表現,改善教學策略,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
 
反思與行動反思與行動
* 學校可採用甚麼評估模式去了解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表現?
* 學校可如何進一步改善評估設計、評估回饋、評估分析及跟進策略,以持續提升學習成效?
* 採用甚麼方法可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項,並懂得如何改善學習?
* 學校採用甚麼方法可讓家長知道怎樣協助子女改善學習?
 
 
5.4 評估的未來發展方向
 
反思過去十年在實踐「促進學習的評估」的經驗及回應未來時代的需要,以下是學校可以進一步提升評估效能的發展方向:
評估內容及模式應全面涵蓋課程目標及學習成果
* 教師應參考各學科的課程指引,以了解課程的學習目標,從而設計有效度及信度的評估活動。在英文、中文及數學三科,教師更可參考「學習進程架構」及「基本能力指標」。
* 「學習進程架構」是根據相關學科課程的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並參考學生的實際表現而訂定,當中描述了學生在學科課程的不同範疇內應學會的知識和能處理的問題,並以「八階學習成果」全面描述學生在相關學科內的學習表現及進程,使教師能更清晰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從而採用能有效促進學與教的策略。
* 「基本能力指標」是按相關學科課程的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並透過專家、教育工作者及社會人士,共同訂定學生在完成不同學習階段後應要達到的基本水平,從而進行下一個學習階段的學習。透過「基本能力」的評估數據,教師和家長可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和需要,從而給予適時的輔導;而學校亦可結合評估數據與學校發展需要,制定更具學與教成效的計畫。
 
     
 
基本能力指標的詳細內容,在「教育局>促進學習評估資源庫>基本能力評估」網站瀏覽,網址為:
 
     
* 須留意「基本能力指標」是課程的基本要求,並非學生的整體學習表現。學校應按學生及學校情況,透過多元化的評估模式,讓不同能力及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均有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從而全面認識學生在不同範疇的強項和弱項。
妥善分配教學及評估活動的資源
* 教師要恆常地透過每一班學生的前測活動,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並借助自己的教學經驗設計適當的教學活動,以配合個別班別學生的特殊需要。
* 在實施新評估模式的初期,教師可能需要較多時間預備評估的活動,因此,學校須合理地調動資源,以協助教師既可嘗試新的評估模式,又不會忽略上好每一堂課。
善用回饋以促進學習
* 分析學生的錯誤,往往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視窗」。透過分析學生在評估活動中的表現,例如,觀察錯誤的規律及不同錯誤之間的關係,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理解概念上有些甚麼錯誤或未完全掌握的地方,從而探討如何改善學生學習的方法,並設計針對學生問題的活動,甚至在有需要時調整校本課程。
* 須知道即使持續及多次評估學生,也是不足以促進學生學習的。學校既要適度地預備評估活動,也要反思如何有效批改學生的評估作業,同時不應忽略進一步詳細分析學生的表現及其後的跟進活動。
提升教師的評估素養
要令評估發揮其正面和積極的作用,就需要具有評估素養的教師,他們能:
* 了解課程內所訂定的每項學習目標所呈現的形式及成果。
* 按不同學習目標的性質和評估目的,選取及設計合適的評估活動,並知道如何減少當中所潛在的問題及偏差。
* 培養學生參與不同類型,包括校內及校外的評估活動時應有的技巧。
* 進行不同模式的評估活動、批改及闡釋學生學習的顯證。
* 有效地向不同持份者解釋學生的評估表現。
* 就評估得來的資料,為個別學生提供建議、修訂學與教策略、發展校本課程及規畫學校未來的發展。
* 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評估活動的態度,並透過評估活動,持之以恆地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邁向「作為學習的評估」
* 在學校教育裏,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培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以及對學習負責任,是至為重要的。同時,在資訊及知識迅速增長的二十一世紀,學生不可能在短短十數年的學校教育裏,便習得一生要用的知識。所以,我們更需要培養學生有效學習的技巧和習慣,從而協助他們邁向終身學習的目標。
* 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有效學習的習慣,學生不應只是被動地等待老師判斷他們的答案是對或錯,或只由老師為他們提供改善學習的方法,而應更積極地連繫學習與評估,即「作為學習的評估」。在「作為學習的評估」上,學生須認識學習目標、自我監察學習進展、基於回饋反思學習的內容及策略、調節學習的方法及其後的學習目標、甚至規畫未來的學習方向。長遠而言,學生應發展成為自己的最佳評估者,為自己的學習提供回饋。
* 提升學生在評估中的角色,並不表示教師在「作為學習的評估」上擔當可有可無的角色。反之,教師更要將教學及評估活動融為一體,在學習活動之前、進行期間或之後,他們都擔當着重要的角色,包括:
  * 以評估了解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水平及學習模式。
  * 按學習目標及學生情況設計合適及分殊的教學及評估活動。
  * 向學生清楚介紹學習重點及評估準則,讓他們了解及訂立自己的學習方向。
  * 安排學生觀察表現優良的學習成果或作品,讓他們掌握學習目標應呈現的形式及過程。
  * 教導學生自評及互評的技巧及態度,例如,如何認識自己的水平、比對應有的表現及分析學習失誤的地方及原因。
  * 提供恆常而具挑戰的活動讓學生作自評及互評,以培養學生成為具自信及能力的評估者。
  * 記錄學生的學習進程,並適時提供回饋及支援;
  * 訓練學生有系統地記錄學習歷程。
  * 培養學生檢視學習過程及進程的習慣,並讓他們提出改善學習的方法及規畫未來的學習方向。
* 「作為學習的評估」的活動是與教學活動有機地結合,因此,教師並不一定需要編配額外時間進行相關活動。
 
反思與行動 反思與行動
* 如何確保評估的內容及模式能對應課程目標?如何讓學生知道評估的準則?
* 你學校現時怎樣讓教師和學生運用回饋的資料?
* 你的學校透過那些方法,協助教師提升評估素養?
* 你的學校採用甚麼方法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學習目標及進程?
* 如何協助學生有系統地檢視自己的學習顯證及學習進展?
 
 
5.5 制定學校評估政策
 
要改變學校的評估實施方式,以加強「促進學習的評估」的效能,並發揮學生在學習和評估方面的積極性,即「作為學習的評估」,全體教師必須一起規畫、討論、交流、磋商,達成共識;並需要在學校、學習領域/學科層面和課堂或教師層面,制定相應的評估政策和機制。圖5.3闡述了怎樣處理有關要項。
 
圖5.3 學校評估政策計畫流程圖
第一步
制定評估政策,以加強「促進學習的評估」的效能及發展「作為學習的評估」,並將評估政策、學校整體課程規畫和課程改革的目標互相結合。
downarrow
第二步
制定全年評估實施計畫。
downarrow
第三步
將進展性評估、學習與教學結合。
downarrow
第四步
檢討和反思學校實踐評估政策的成效,並運用檢討結果,回饋校本課程規畫和學與教策略。
 
5.5.1 結合評估政策、學校整體課程規畫和課程改革的目標
 
根據教師在發展學校整體課程時所達成的共識,考慮以下各項:
* 根據5.3.2節,訂定學校期望達到的評估目的,例如:
  * 透過讓學生掌握各學習成果所呈現的形式及了解各評估的準則,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 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回饋,並與學生一起計畫改善學習的方法。
  * 為教師提供有效的回饋,以修訂學科課程的目標及學與教策略。
  * 透過總結性評估,向家長交代學生的表現。
* 學校依據課程目標及學習進程架構,就搜集學生學習顯證的範圍達成共識,從而制定一套公平的評估機制,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得到全面的評估。例如:
  * 制定評估措施,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使用為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校內評估工具。(https://cd.edb.gov.hk/chi/resource/as_ncs_c.asp)
  * 檢視評估的內容及模式,以讓不同能力及學習模式的學生都有所表現及發揮。
* 為學校的評估政策制定能配合課程改革目標的清晰目標,繼而共同訂定各級別、各學科適切的評估準則(具體列明學習成果)。例如:
* 該學年各學習領域/學科和在學習過程中優先發展的共通能力,如協作能力。
  * 德育及公民教育或全方位學習所強調的個人素質,如責任感、承擔精神、堅毅。
  * 以專題研習及「從閱讀中學習」作為有效的策略,提高學會學習的能力。
 
5.5.2 制定全年評估實施計畫
 
* 檢視上一學年採用的評估實施方式,找出有哪些不能配合5.5.1節所列的考慮因素,建議可如何逐步改善有關評估模式。例如:
 
未完善之處 改善方法
評估的範圍過於狹窄,只側重基本能力的要求,未能全面涵蓋學生的學習。 根據課程內的學習目標或學習進程架構,擴大評估的範圍。
評估次數太多和過度依賴筆試。 減少筆試次數,多使用能夠顯示學生進步的平時習作。
考卷的題型只包含全港性系統評估考卷的題型。 擴大題目的類型,適量引入開放式題目。
對學生的學習進展回饋不足,只給予等第和分數。 多用評語,少用等第和分數。
未能診斷學生不足之處。 多觀察和提高診斷學生表現的敏覺力。
用於批改作業及家課的時間過多。 修訂作業及家課批改的要求,如衡量回饋的效果,判斷哪些作業及家課需要精批細改,哪些可略改。
學生的自評及同儕互評技巧不成熟。 訓練學生認識自評及同儕互評的技巧,並營造學生協作、欣賞,而不是競爭的氣氛及態度。
* 計畫怎樣進一步平衡兼顧進展性評估和總結性評估。例如:
  * 在專題研習和「從閱讀中學習」中採用進展性評估。
  * 在學期或學年完結前,對學生在各學習領域/學科所掌握的知識和應用,進行總結性評估。
  * 在每一課或每個單元結束前,進行進展性評估活動。
* 根據評估目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設計合適的評估模式及頻次。例如:
  * 多留意學生在課堂的反應,並給予口頭評語,以代替測驗。
  * 減少以抄寫為主的家課,增加其他類型的家課,如進行實作評估;製作概念圖或腦圖以總結所學;閱讀及以扮演書中不同角色來展示他們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預習下一課的學習內容;整理從互聯網上搜集的資料等。
  * 善用學生自評的活動,如填寫學習反思小冊子及學習歷程檔案等。
  * 善用學生同儕互評的活動,如同學互相評估寫作文章,從而更了解寫作的技巧及要求。
  * 邀請家長評估學生在家中的生活技能表現、學習習慣及態度等。
  * 善用網上評估工具,如運用基本能力網上學生評估網站,診斷學生是否達到基本能力的水平。
  * 在每個學習單元完成後,進行10分鐘的評估,以便教師能及早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及時作出改善。
  * 每學期減少一次統一測驗,可騰出2至4 星期教學時間供學生進行專題研習,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校須留意教師在評估方面的工作量,並採用適當的措施以協助教師處理評估工作,包括:
  * 檢視評估活動與學習目標的適切性或效度。
  * 先以部分課程內容或某些年級作試點,然後逐年增加不同評估模式的涵蓋面。
  * 減少部分現行的評估活動,以騰出空間作新的嘗試。
  * 善用資訊科技以減輕教師在文書、批改及分析數據上的負擔。
* 決定如何透過進展性評估向學生提供有效的回饋,以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成效,並決定怎樣報告學生的學習成果(詳情請參閱5.5.3節)。
* 決定如何透過進展性評估向教師提供有效的回饋,以提高他們的教學成效(詳情請參閱5.5.3節)。
* 訂定校內策略,協助教師改進評估實施方式。提升教師評估素養是學校在評估發展上的重要一環,其中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的機會尤為重要。例如:
  * 增添學校圖書館內有關評估的參考資料。
  * 利用共同備課時間,分析學生表現及探討回饋策略,以及反思教師的教學策略,如提問技巧等。
  * 提供與其他學校和教師交流的機會,或邀請有經驗人士或大專學者分享心得,如怎樣與家長協作,引導學生從回饋資料反思學習習慣及規畫未來的學習計畫。
  * 鼓勵教師作教學反思歷程紀錄,以培養教師恆常反思日常的教學策略的習慣。
  但在教師專業發展的安排上,學校須考慮教師的專長、興趣及工作量,並與教師商討訂立發展項目的優先次序。學校可透過以下各項適切的措施,為教師營造一個有利學習的環境:
  * 營造一個開放及包容的校園環境,減少由評估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其中,學校須強調評估目的是改善學與教,而不是懲罰參與的學生和教師,從而讓教師樂於嘗試不同的評估模式。
  * 學校領導層有策略地領導教師實踐不同的評估模式。
  * 透過定期會議,加強了解及監察實施情況,並適時提供支援。
  * 向不同持份者解釋出現不同評估模式的原因,以及如何解讀結果和分析。
* 檢視不同級別評估實施方式的連貫性及各科組的互相配合。例如:
  * 可在同一科組但不同年級引入不同的評估模式及次數,如高小才逐漸引入較多書寫和總結性的評估;邀請初小學生家長協助評估學生在家中學習及自理的表現;於高小循序地加強學生自我評估及同儕互評的角色等。
  * 協調不同科組的評估實施方式,以免出現不一致的評估觀念,令學生產生混淆。
  * 協調不同科組在不同年級進行專題研習或探究式學習的評估活動的時間安排。
  (有關學科小組的評估政策建議,請參閱各學習領域及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內的第五章。)
* 與不同持份者包括學生家長及學生保持溝通,解釋學校評估的政策,以取得支持。
  * 在家長或監護人方面,學校須要向他們解釋:
    bullet_style1_2_3 評估活動的目的;
    bullet_style1_2_3 如何配合及參與子女的評估活動;
    bullet_style1_2_3 如何解讀子女的成績報告;
    bullet_style1_2_3 如何與學校合作進一步照顧子女的學習需要。
    同時亦須提供機會,讓家長或監護人對評估活動發表意見和提出問題;教師亦可以透過與家長或監護人溝通,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 在學生方面,學校須向學生解釋在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評估模式和要求,並讓他們清楚自己在學習及評估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責任。校方須令學生明白評估的兩重目標,在於促進學習及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成果,而不單是每年與班上其他同學比高下。
反思與行動 反思與行動
* 你的學校如何協調不同科組及不同年級間的評估工作?
* 如何協助家長了解和配合學校的評估政策?
 
5.5.3 將進展性評估連繫學習與教學
 
* 訂定學習目標,並讓學生明瞭學習目標及評估準則,例如:
  * 向學生解釋數學科學習進程架構內「數」範疇的第三階表現點。
  * 向學生解釋如何準確量度身高、體重的方法及量度體適能的方法。
 
* 讓學生進行自我評估,例如:
  * 選取基本能力學生評估網站所提供相關的題目,診斷自己是否認識小數的位值及進行小數的四則運算。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基本能力學生評估」網頁的網址為:
 
     
  * 學生進行體適能檢測並記錄其體重及身高。
  * 學生檢視自己的閱讀策略。
 
* 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和他們應有的水平,例如:
  * 學生與教師訂定「學習合約」,定下他們期望應達至的學習表現。
  * 透過完成基本能力學生評估網站所提供的數學評估後,學生知道自己對小數的理解和運算表現。
  * 學生知道自己的體適能水平及得知自己體重較參考值為重。
  * 學生知道自己的閱讀策略屬於低水平,較少運用理解或總結策略。
 
* 將進展性評估資料回饋學生,使他們明白下一步要做甚麼和怎樣做。
  有效的回饋,除可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更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處理回饋不妥善,則可能會令學生放棄學習。因此,在提供回饋方面,教師應注意下列幾點 :
  * 回饋應能提供具體的資料,根據學習目標及評估準則,清楚識別學生強項和弱項,並明確指出如何改進。
  * 回饋應是正面和有建設性的,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凸顯已改進的地方,並直接或間接指出他們未達標之處。
  * 回饋應是動態和可調適的,容許意見交流,並能適當調整,以切合個別學生的學習需要。
  * 回饋應是適時的,延遲提供回饋,會減弱促進學習的成效,並應強調課堂上口頭及黑板上的回饋。
  * 回饋應是以學生可以理解的語言及方式呈現,教師亦須留意學生是否明白回饋的內容。
  * 回饋的內容可以是澄清學習活動的內容及要求,亦可以是指示學生學習的技巧,同時亦可以是提示學生有關自主學習的技巧及反思的方向。
  * 給予回饋的方式可多樣化,包括: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進行;可以個人、小組或全班形式進行;可由教師給予,亦可由學生、同儕或家長給予。
  * 在給予口頭回饋時,教師可通過跟進問題,以引導學生反思他們提出的答案的理據,而不宜只急於判斷學生答案的對與錯。
  * 在提問時,不應過多只有對與錯的問題(或閉合式問題),宜適量加入引發學生思考及多層次的問題,並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 在給予書面回饋時,批改的方式不限於對、錯、打分及評定等第。只用一個表示「對」的符號,並寫上「好」字,不足以說明習作好在哪裏及好的準則是甚麼。教師可用圖像或圖表輔以文字、指出學生習作做得好與不好之處。
  * 在給予書面回饋時,教師應就着不同學科及學習目標,運用不同的批改方式或準則,並就批改的基本原則、方式、頻次和數量達成共識。學校不宜期望教師對學生的每一份習作都精批細改,而教師也不必這樣做。
   
  在給予回饋後,教師須設計跟進學習活動,並應留意以下幾點:
  * 跟進學習活動需具針對性,包括參與的學生及對應的學習目標,即只是有需要的學生才進行相關的跟進學習活動,而亦應按不同學生的情況,訂定不同的短期、中期及長遠的目標。至於跟進活動的學習內容,亦應針對學生的問題或難點,而不應只是重溫整個章節或重做單元的練習。例如:
    bullet_style1_2_3 在診斷學生未達某些基本能力的要求時,可在網上學與教支援網頁內下載相應的的支援學習活動。
 
     
 
「教育局>網上學與教支援」網頁的網址為:
http://wlts.edb.hkedcity.net/tc/home/index.html
 
     
    bullet_style1_2_3 介紹食物熱量對體重的影響和運動對體適能的影響,並分析個別學生的飲食及運動習慣。
    bullet_style1_2_3 介紹閱讀策略。
  * 教師就着個別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他們檢視自己的學習過程及反思概念的理解是否錯誤,並與該學生共同研究可行的跟進學習活動。長遠而言,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有需要時,教師亦可邀請家長參與討論、計畫及跟進。例如:
    bullet_style1_2_3 為學生訂定掌握基本能力的相應學習活動。
    bullet_style1_2_3 與學生及家長商討改善飲食習慣的食譜。
    bullet_style1_2_3 與學生訂定適切及循序漸進的運動計畫。
    bullet_style1_2_3 實踐閱讀策略及閱讀計畫。
* 將進展性評估資料回饋教師,改善校本課程規畫,提升教學成效。例如:
  * 就着學生表現理想的課題,在教師之間分享有效的教學策略。
  * 就着學生表現不理想的課題:
    bullet_style1_2_3 分析學生的表現,觀察錯誤的規律,詮釋學生在哪方面的理解錯誤或未能完全掌握;
    bullet_style1_2_3 剖析現有的教學策略、教學內容、教材如工作紙及教具運用的適切性;
    bullet_style1_2_3 透過共同備課、行動研究或邀請專家,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及發展對應的教學活動;
    bullet_style1_2_3 有系統地記錄相關課題,如在教學進度表記錄學生的難點。在有需要時,應修改下學年的同一年級及該批學生在高一年級的教學進度,以方便教師作適當的跟進。
  * 善用全港性系統評估的學校報告內各項基本能力的表現,加以整理及分析,讓相關學科及級別的教師了解學生的表現,並抽取需跟進的課題作深入討論及計畫跟進活動。
 
反思與行動 反思與行動
* 在制定評估準則時,學校如何確保學生不會因表達答案格式的不同而被評定為錯誤?
* 你如何引導學生反思回饋,並作出改善?
* 你的學校採用甚麼制度協助教師分析評估資料,以及改善教學?
* 你的學校如何保存評估紀錄?這些紀錄如何協助教師改善教學策略?
 
5.5.4 檢視評估政策和學校課程發展計畫
 
學年完結時,學校就評估計畫及實踐情況,應在以下三個層面作檢討:
學校整體規畫層面
* 檢視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相關人士是否明確地了解評估的目的。
* 檢視進展性評估與總結性評估是否平衡實施。
* 檢視各科組的評估及全方位學習活動等安排是否協調得宜。
* 檢視評估實施後能否獲得預期所需的所有資料。
* 檢視所提供的資料有否不足之處。
 
學習領域/學科層面
* 檢視學習領域/學科如何落實學校的評估政策。
* 檢視學習領域/學科能否有效運用不同的評估模式,以全面了解學生的表現。
* 檢視學習領域/學科能否有效運用學生評估資料,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 其中須留意:
  * 在不同年級,同一學科的評估準則是否一致,但同時有否留有空間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學習成果;
  * 科組內的評估頻次及回饋方式是否恰當;
  * 科組內的支援機制是否有效;
  * 改善教學的機制如教學研究是否發揮作用及有效率地進行。
 
課室/教師層面
作為分享或監督機制的一部分,教師須不時就日常評估實施的方式(「促進學習的評估」及「作為學習的評估」)多作了解及反思,以判別:
* 學與教的目標是否明確。
* 回饋是否與學習目標和目的相關。
* 批改是否有助學生改進學習。
* 學生自評與互評的技巧有否改進。
* 回饋能否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
* 引導學生作自我反思的技巧有否改進。
* 有沒有善用回饋調整教學計畫。
* 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如何。
 
除此以外,學校亦應考慮從不同的渠道,如家長教師會、家長意見調查等,搜集家長及學生對評估方面的意見。當檢討完成後,學校、科組及教師須制定行動方案,改進評估模式,從而配合下一學年學校課程計畫的目標。
 
 
參考文獻
所列參考資料非遍舉無遺,以下只列出部分,供讀者參考。
書刊
林敦來,高淼(2011)。 教師評估素養: 理論與實踐。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4
 
Assessment Reform Group. (1999).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Beyond the Black Box.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chool of Education.
 
Assessment Reform Group. (2002).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10 Principles. 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to Guide Classroom Practice. London: Nuffield Foundation.
 
Black, P. & William, D. (1998). Inside the Black Box. Bloomington: Phi Delta Kappan.
 
Brookhart, S.M. (2008). How to Give Effective Feedback to Your Students. USA: ASCD.
 
Brookhart, S.M. (2009). The Many Meanings of Multiple Measure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Multiple Measures, 67(3), 6-12.
 
Chappuis, J. (2005). Helping Students Understand Assess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ssessment to Promote Learning, 63(3), 39-43.
 
Clarke, S.(2001).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ment.
 
Clarke, S. (2001). Unlock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Pupils’ Learning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 London: Hodder & Stoughoton.
 
Ecclestone, K., Davies, J., Derrick, J.& Gawn, J. (2010). Transforming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Lifelong Learning.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Fisher, D. & Frey, N. (2012). Making Time for Feedback.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eedback for Learning, 70(1), 42-46.
 
Hacker, D. J., Dunlosky, J. & Graesser A. C., (2009). Handbook of Metacognition in Education. USA: Routledge.
 
Hattie, J. (2012). Know Thy Impac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eedback for Learning. 70(1), 18-23.
 
HK PISA 2009 Research Team.(2011). The Fourth HKPISA Report PISA 2009. Hong Kong:HKPISA Centre.
 
Lorna, M. Earl. (2003). Assessment as Learning – us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to maximize students’ learning. USA: Corwin Press.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 & Foy, P. et. al. (2008). TIMSS 2007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USA: IEA.
 
Manitoba Education, Citizenship and Youth (2006). Rethink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with Purpose in Mind: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ssessment as Learning, Assessment of Learning. USA: Crown.
 
McTighe, J. & O’Connor, K. (2005). Seven Practices for Effective Learning.Educational Leadership: Assessment to Promote Learning, 63(3), 10-17.
 
Mok, M. MC. (2010). Self-directed Learning Oriented Assessment: Assessment that Informs Learning & Empowers the Learner. Hong Kong: PACE Publishing Ltd.
 
Popham, W. J. (2009). Assessment Literacy for Teachers: Faddish or Fundamental?. Theory Into Practice, 48, 4-11.
 
Rotherham, A.J. and Willingham, D. (2009). 21st Century Skills: The Challenges Ahea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Teach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67(1), 16-21.
 
Sadler, R. (1989).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systems. Instructional Science, 18, 119-44.
 
Stiggins, R.J. (1995). Assessment Literacy for the 21st Century. Phi Delta Kappan, 77(3), 238-245.
 
Stiggins, R. J. (1997).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Assessment. 2nd Edition. USA: Pearson Prentice Hall.
 
Stiggins, R.J. (2005). Student-involved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4th edition. USA: Pearson Prentice Hall.
 
Stimpson, P., & Morris, P., ed. (1998).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for Hong Kong: Two Components, One System. Hong Kong: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Wiggins, G. (2012). Seven Keys to Effective Feedback.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eedback for Learning, 70(1), 10-16.
 
Zimmerman, B. J. & Schunk, D. H. ed.(1994).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 Issues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USA: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Zimmerman, B. J. & Schunk, D. H. ed.(1989).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USA: Springer-Verlag.
 
網址
促進學習評資源庫
 
教育局:全方位學習
 
教育局:促進學習評估資源庫:基本能力評估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基本能力學生評估
http://www.bca.hkeaa.edu.hk/web/SA/zh/Introduction.html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全港性系統評估
http://www.bca.hkeaa.edu.hk/web/TSA/zh/Introduction.html
 
教育局:網上學與教支援
http://wlts.edb.hkedcity.net/tc/hom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