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有困難兒童的評估


適應有困難兒童需要不同專業人員的協助,才能回歸主流學校和融入社會。因此學校需要設計一套有系統的評估,不斷地提供兒童在學業和社化發展等方面的進展情況,讓各專業人員對兒童的全面發展及近況有更明確的認識,以計劃及調節整體的輔導。

 

5.1 評估的目的

評估的目的是要更有效地促進兒童在個人、家庭、學校及其他社群方面的適應能力,而在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的評估目標,各有關的專業人員需要因應學習目標,訂定合適的評核內容。

5.1.1
Preliminary assessment
初步評估
進行初步評估的目的是了解兒童的適應問題,包括兒童背景、特質及常用的待人處事方法;學習方面的水平、興趣和態度。透過了解,便能更明確及有效地擬訂輔導及教學目標,以配合其需要。
5.1.2
Formative assessment
進展性評估

進展性評估是指在整個課程中,持續地評估學生的學習和進展及說明學生在邁向學習目標的進展情況。(香港教育署1994年編印目標為本課程簡介)

為適應有困難兒童,各有關專業人員按所擬訂的目標,提供合適的介入輔導或教學,並定期檢討兒童的進展情況及介入的成效,如有需要,便修訂目標或介入方法。

5.1.3
Summative assessment
總結性評估

總結性評估是指在各主要學習段落,例如學期終結、學年終結或學習單元終結時,對學生的整體學習加以評估及就學生的學習表現和進度,提供一個全面而扼要的報告。(香港教育署1994年編印目標為本課程簡介)

適應困難是一種暫時性的情況,而教育適應有困難兒童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他們適應及融入社會,所以總結性評估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須有各有關專業人員、兒童及家長參與。進展情況達到預期目的,便能幫助兒童融入家庭及社會生活,包括主流教育、職業訓練或公開就業等。如進展情況未如理想,便須重新評估兒童的需要,並繼續釐定恰當的介入計劃。

 

5.2 評估機制

評估機制可能包括下列特質:                            

(1) 建基於標準參照評估的原則上;
(2) 在計劃活動時已訂定多種適切的評估方法及報告成績的策略;
(3) 客觀地陳述每個學習目標的評估準則和活動;
(4) 多元化的評估活動,例如:實習、觀察學生的日常表現、口頭答問、討論、
checklists
評估表、技能及表現的描述、專題探討等;
(5) 具備客觀、詳盡的報告;
(6) 有效和可信的;
(7) 確認學生在學習及社化發展方面表現的複雜性不能單憑一次評估的結果來作決定。

 

5.3 評估流程圖

   

 

5.4 評估範疇及方法

5.4.1 學習方面

(1) 評估內容

這方面的評估著重確認學生在學科達到的
baselines
基線及進展情況,因此評估內容需包括:

(a) 學習歷程

(b) 學習能力

(c) 學習興趣

(d) 現時的學習水平

(2) 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應根據標準參照設計、多元化、要顧及全面性和客觀性的原則。建議選用的方法包括:

(a) 作業

(b)
Practical tasks including projects
專題設計

(c) 課堂小測驗

(d) 學習表現的觀察

(e) 口試

(f) 討論

(g) 學習紀錄的檢查

(h)
Portfolios of selected samples of children's work
功課樣本匣

(i)
Assessment tasks
評估課業

5.4.2 社化發展方面

(1) 評估內容

這方面的評估旨在了解兒童在下列個人及社化發展各範疇的歷程和增長。

(a) 認知方面

--對自己、家庭、學校、周圍環境、社區及社會的了解

-- 對個人衛生和健康的認識

-- 確認社交技巧的重要性

-- 對工作意義的認識

-- 確認合作團結精神的重要性

(b) 態度和習慣方面

--對自我、學校、家庭及社交的正確態度

-- 注重個人衛生和健康

-- 良好的工作習慣和態度

-- 積極參與和體現團隊精神

-- 關心人類和自然環境

(c) 能力表現方面

-- 社交能力

-- 自理能力

--適應社會、應付壓力和解決因難的 能力

-- 獨立生活和思考能力

-- 表達思想的能力

-- 表達情緒和情感的能力

(2) 評估方法

(a) 收集學生、家長、教師和其他專業人員的報告,作出客觀的綜合分析;
(b) 有系統地紀錄不同環境及情況下由直接觀察所得的表現;
(c) 由兒童、家長及各專業人員共同參與,以獲取最新及全面的意見及資料;
(d) 個別會談及測試:社工、老師及心理學家等透過會談或利用各種測試工具,對兒童及其問題作更深入的了解及分析。

適應有困難兒童一般成長背景複雜,透過各方面的評估,有關人士便能較全面了解他們的特質及需要。此外,兒童的情緒行為容易受不同因素影響而產生變化,故此輔導教學策略必須因應這些變化而作出修訂,務求更有方向及有效地達致預期目標,不斷的評估正要反映這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