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结


6.1

基本上,适应有困难儿童课程的内容应按学生在学习、适应、行为、情绪方面的需要而设计,但同时又要顾及教育儿童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他们融入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

6.2

本指引是以描述适应有困难儿童的定义、特徵、成因及教育目的作为开始,接著建议在设计课程时应兼顾儿童在学业及个人和社化发展方面的均衡。亦为这两方面的课程结构、内容和组织及其推行策略作出建议。由於课程的效能是需要经过评监方能验证,因此评估一章便作为本指引的压轴篇。

6.3

本指引是为教师、社工、教育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员提供参考资料去设计及推行课程,所以课程内容的覆盖面较为广阔,以求达到全人教育的理想,而各种课程组织及推行策略则只作概括性介绍,日後需要以较详细的手册及参考文献概览、研讨会或工作坊以作跟进。

6.4

各学校在设计课程时,应留意学校的独特条件,学生的年龄、特质,社会的变迁而作出调整。本指引期望给予同工一个清晰的架构,以能达到发展校本课程的目的。

6.5

适应有困难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融入主流,因此设计课程时必须对主流课程的指引和纲要有透彻的认识,以便作出合适的剪裁或编写。

6.6 课程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亦须配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本指引需要定期检讨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