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结


9.1

课程发展议会特殊教育协调委员会一九九五年组织工作小组编写身体弱能儿童课程指引。目的是建议一个符合身体弱能儿童学校需要的课程架构和一些推行课程的方法,以帮助教师在理解学生日趋复杂的弱能情况後,设计出相应的课程,为他们提供全人教育,以期他们能尽量融入要求不断提高的社会。

9.2

本指引以介绍香港身体弱能儿童教育发展(包括课程)背景作为开始;继而描述身体弱能儿童的定义、因弱能引起的教育问题和特殊需要;接著便提出为学生设计课程时需要留意的两大原则:照顾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为他们准备融入主流教育和正常的生活环境 ; 根据这两大原则,本指引建议了一个课程架构及列举推行课程的方法以备参考。至於身体弱能儿童学校的两大特点:贯通专业团队的服务和引导式教育,亦占了两章篇幅。压轴篇则独立讨论医院学校的课程。

9.3

本指引是为教师、社会工作者、职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护士、教育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员提供参考资料去设计及推行课程,所以课程内容的范围较为广阔,以求达到全人教育的理想。然而,各种课程组织及推行策略则只作概括性介绍,日後需要以较详细的手册及参考文献概览、研讨会或工作坊以作跟进。

9.4

各学校在设计课程时,应就学校的独特情况,学生的年龄、特质与及社会的变迁而作出调整。本指引期望给予同工一个清晰的架构,以期能协助他们发展校本课程。

9.5

身体弱能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融入主流教育及适应社会,因此设计课程时必须对主流课程有透彻的认识,以为参考或依据。

9.6

课程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亦须配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本指引需要定期检讨和修订。

9.7 在编写此课程指引时,本工作小组抱有特殊教育是一般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念,亦顾及到政府认为复康服务乃包括特殊教育在内的政策 ( 见一九九六年出版的布政司署卫生福利科康复组出版的,一九九四/九五 一九九八/九九《复康计划方案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