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評估



 

 

評估是學與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而最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檢討學生的學習成效,修訂學生的個別學習計劃,以及檢討整體課程 (註九)。通過評估,教師更可以反思學與教是否有效。

 

6.1   評估目的

        

         進行定期的評估,將會有助教師獲取第一手資料,促進學生的學習,改善學與教的效能。收集學生現況及進度資料,可幫助教師調節擬訂的學習計劃,在擬訂新課題的學習計劃時,更能切合學生的需要。在學生方面,評估資料可以幫助他們認清個人的學習目標、學習情況及個人的強弱項,以便改進。評估的其他目的包括向學生及家長報告學生進度,作為分組學習的依據,或離校時選擇出路的參考資料。

 

         在不少情況下,評估是可以轉化為學習經歷的一部分,與日常的學習過程結合,使學習評估自然地進行,與學習結合的評估既能維持學生學習興趣,也能激勵他們自我完善,學習和評估的界線亦可能漸漸淡化。這種評估取向,在處理解難課業、專題研習更宜運用 (Gardner, 1999Campbell, Dickson and Campbell, 1999)

 

6.2   評估類別

 

         一般而言,評估可以分為兩大類,包括學習過程中持續進行的進展性評估,以及在學習階段終結時,量度整體表現的總結性評估。

 

Clarke(2001)曾深入探討這兩大類評估的特性,其分別如下

 

6.2.1.      純粹進行量度整體表現的總結性評估

            量度的結果本身並沒有促進學習的功能,只有通過比較、分析及應用在學與教的計劃上,才可以對學習產生作用。這一類評估包括訂定學生學習基線的評估,完成一個學習階段後的評估等。

 

 

 

 

6.2.2   直接影響學習持續進行的進展性評估

           這一種評估着重持續地描述學生的學習過程及達標情況,能促進學與教的功能。進行步驟大致如下:

(1)在學與教的預備階段,已將學習目標及預期表現加以分析;

(2)訂定學生個人的學習目標,以便將現有進度比較其既往成績,以及選訂下一步的學習目標;

(3) 學習開始時,讓學生明白該學習單元的學習目標及預期表現;

(4)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不斷地按學習目標及預期表現進行自我評估;

(5)教師將口頭及書面回饋集中在不同學習活動的預期表現之上,這些表現可以持續地反映學生的達標情況;

(6)進行學習和評估時,作出適當的提問;

(7)通過課室內的用語及對成就的嘉許,提升學生的自我形象。

 

個人及社化教育與其他學習領域一樣,教師應配合教育目的而選擇合適的評估。再者,在實際情況下,從進展性評估收集的資料,也可以歸納為另一學習階段的總評。

 

6.3   評估原則

 

1.   評估須經過審慎的策劃,配合學與教的步驟;

2.   通過個人及社化教育,學生不單是獲取知識,更要把知識轉化成行動,應用於生活之中。因此,評估除了量度認知以外,更要估量實踐的水平;

3.   個人及社化教育的學習目標亦涉及態度的培養,這方面的評估有賴教師的洞察力。因此,教師要多留意學生的行為、情緒及其他方面的表現,以綜合評論學生在態度上的轉變;

4.   評估應以既定的學習目標為導向,因此評估策略要因應學習目標而變化;

5    如有可能,學生應該事前知道評估計劃,並參與制定評估過程及準則;

6.   評估應該是公平合理的,不可存有偏見。每個學生都應該有足夠機會表現他們的知識、理解、能力和態度;

7.   任何類別或形式的評估,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因此,學生要得到正面的回應及鼓勵,以協助他們自發地學習;

8.    個人及社化教育着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個人發展,因此,選用標準參照評估模式會較為理想,教師可清楚知道學生學多少,實踐的情況如何,待人處事的態度有否轉變。

 

6.4   評估過程

 

有效的評估必須有周全的準備和合適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6.4.1  預備階段

(1) 訂定期望得到的學習成果;

(2) 根據預期的學習成果,明確訂定主要的學習目標;

(3) 建立在質與量方面的達標標準,在適當的時候加入學生的參與,提供預期表現的例子。教師須因應課程內容的特質決定評估目標,究竟是要考查學生對課題的理解程度、技能的掌握程度、與人相處的正確態度或判別是非的能力,抑或是對某些價值觀的認同程度;

(4) 決定適當的評估類別(例如:總結性、進展性或診斷性)有時評估要持續地進行才能判別學生對該課題的認同;有時要觀察學生在學校的生活表現,才能確知學生能否將認識的道理付諸實行。因此,評估系統的組織是最重要的。

 

6.4.2    執行階段

(1)  選擇評估策略時,應留意個人及社化教育的評估應該多元化;

(2)  製作或選擇評估工具,包括:

--製訂行為檢視表,教師從旁觀察,記錄在案

--設計問卷,搜集他人意見

--設計訪問題目,訪問對學生特別有影響力的人物

--從學生的作品中可窺視學生的興趣、性向、態度及價值取向

(3) 教師應注意及消除評估工具中有性別或文化等偏見的成分,決定進行評估的時間、地點和方法。教師更要在學校環境及活動中製造學習機會,讓學生實踐,獲取處事的經歷;

(4) 實施評估;

(5) 收集及處理學生進度的資料。

 

 

6.4.3 闡釋階段

按個別學生的能力和需要,以及學生獲分配的學習活動性質,闡釋所得資料,按達標準則訂定學生表現的水平和質素,把評估結果回饋學生。

 

6.4.4 回饋及反思階段

(1) 教師在闡釋結束後要適時地給予回饋,例如認同或否決其行為操守;

(2) 教師要組織個別或小組的反思檢討,幫助學生洞悉自己的強弱項,找出克服問題的方法;

(3) 教師回顧評鑑過程中的步驟、成效和適切性;

(4) 教師把反思的結論用於改進日後的教學及評估。

 

6.5    評估報告及學習記錄

 

6.5.1.個別課題的評估報告

        內容應包括有關課題的教學目的及課題處理方法,評估項目及結果反映學生的參與程度。此外,教師可要求學生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學習成果資料,展示於評估報告內。

 

6.5.2 全年的評估報告

Hitchcock (1990)認為,這是一個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具延續性的全面評估記錄,反映了學習過程中的進展情況,包括了對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成就、個人特質的描述、對事物及生活的觀感和態度。

 

在記錄中,保存了學生在個人及社化教育的學習評估記錄及成果。假若在學年開始,教師已設定課題用以評估一些共通項目,他/她便可用統計方式,把這些持續表現展示出來,讓學生及家長更容易明白其學習成效。此等評估方法及記錄,對有關學生的能力、態度及價值觀的描述,能具體和客觀地反映出來,對學生的成長更有幫助。

 

6.5.3 評估的效用

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定期評估、檢討和反思過程,可更透徹地檢視課程的適切性、教學策略及評估模式的成效。這些資料有助教師釐訂學年的工作計劃。

 

註九:

除文中引用的資料外,在編寫本章內容時亦有參考以下資料

(1)       Ministry of Education, British Columbia (1998).          Social Studies K to 7, 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 1998. 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Education.中有關Suggested Assessment Strategies 的部分

(2)       Ministry of Education, British Columbia (1997).          Social Studies 8-10, 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 1998. 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Education.中有關Suggested Assessment Strategies 的部分

(3)       Ministry of Education, British Columbia (1997).          Social Studies 11, 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 1998. 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Education.中有關Suggested Assessment Strategies 的部分

(4)       The Evergreen Curriculum (1991). Student Evaluation A Teachers’ Handbook. Saskatchewan Education, Government of Saskatchewan 

(5)       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2001). Plan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for pupil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General Guideline.

(6)       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2001). Plan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for pupil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Personal, 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7)       Standard and Effectiveness Unit, DfEE (1998). Supporting the Target Setting Process: Guidance for effective target setting for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8)       Hitchcock, G. (1990). Profiles and profiling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