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2.1 最早的
physically handicapped
身体弱能儿童教育设施-医院学校的开办

六零年代以前,身体弱能儿童都没有机会入学,因为他们不能适应普通学校的校舍环境、学校生活常规或不容变通的课程,而香港又没有为他们而设的特殊教育设施。不过,到了 一九五四年,香港红十字会首次派出教师到
Lai Chi Kok Hospital
荔枝角医院,教导手术前或休养中而院方又允许他们上课的学龄儿童。自此,留院儿童才有机会接受教育。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伤病康复中的有暂时性“身体弱能"的儿童,不过也有部分可能会变成永久身体弱能。前者主要是继续学习入院前修读的课程和教科书。至於後者或从未入学的
school age children
学龄儿童
,教师则需要在普通学校课程及教科书中为他们选择学习材料。

到一九五六年,第三间医院学校-
Duchess of Kent Children's Hospital Red Cross School
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红十字会学校投入服务。它是在一所儿童骨科医院里设立,儿童留院时间在数月至数年之间。医院设有三间课室,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为卧床的儿童进行
bed-side teaching
床边教学,另一方面又可以为能走动的儿童定时在课室授课。因为儿童留院的时间较长,教师可以有多些机会自行选择或修改普通学校采用的课程和教科书,供他们修读。

 

2.2 教育署
Special Education Section
特殊教育组的成立及
schools for the physically handicapped
身体弱能儿童学校的创办

教育署在一九六零年设立特殊教育组。自此教育署可以向特殊教育办学团体提供专业意见,而首位身体弱能儿童教育
inspector
督学则在一九六二-六三学年开办首届一年
training course for teachers of physic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兼读的身体弱能儿童教师训练课程

在一九六二年,香港红十字会在观塘创办本港首间身体弱能儿童学校,校内设有三班小学,提供六十个学位,当时大部分学生是曾患小儿麻痹症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并未受到影响(当年教育署调查一百名曾在本港政府医院或诊所就医的身体弱能儿童,报告指出其中约82.5%是患
poliomyelitis
小儿麻痹、8%
T.B. bones or spines
患骨结核、5%
cerebral palsy
患脑麻痹)。因此,学校是采用普通学校课程及教科书的,课程及教学法的调整都是针对学生的超龄问题多於较逊智力及其他学习困难。该校在一九六四年得到教署资助,这是政府首次负起资助身体弱能儿童学校的责任。

同年,
Spastic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香港痉挛协会在湾仔
The Boys' and Girls' Clubs Association
香港小童群益会的会址开设学校,收容二十名脑麻痹儿童。但在六十年代中期,学龄内的脑麻痹儿童不多,因此该校後来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兼收其他的身体弱能儿童。

从这时到七十年代,香港红十字会及香港痉挛协会在本港不同的地区各多办了数间身体弱能儿童学校;而
Hong Kong Christian Service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
亦在荃湾开办一所。这些全部都是政府资助学校。

 

2.3 学生的身体及学习困难渐趋严重及复杂和相应的课程变革

在七十年代,身体弱能儿童学校学生的弱能成因也逐渐地但明确地变化。大概因为本港卫生及医疗水平提高,小儿麻痹的发病率,特别在引入口服预防剂後,不断下降;到七零年代,发病率几乎低至零。骨结核症也逐渐消失。继而代之,脑麻痹成为身体弱能学校学生弱能的首要成因,超过百份之五十。其中原因可能是医学科技的进步挽救了不少严重脑麻痹婴儿的生命。弱能成因的第二位是由遗传引致的
Muscular Dystrophy
肌肉萎缩症,这可能是遗传病较难预防的原故。

患脑麻痹学生与小儿麻痹及骨结核的学生不同之处,是他们除了行动上的不便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不足,例如:视觉、听觉、言语、感知、认知、表达、知觉功能与动作功能的协调;有些脑麻痹学生更兼有与
brain injuries
脑部受损有关的
emotional problems
情绪问题、
hyperactivity
过度活跃
Mental Retardation
弱智。教导这些儿童需要在一般课程上作出适当的修订及运用特别的教学法和教材;其中更有不少学生需要较慢的学习步伐。至於中度弱智的学生,一般的教科书是不适合他们的,教师需要特别设计课程来适应他们的需要。 为支持身体弱能儿童学校应付不断增加的
multiple handicaps
多种弱能学生,教育署把每班人数由二十名减至十名。在八十及九十年代,这些学校的学生在身体弱能及弱智方面的问题愈加严重,原因之一可能是混合教育计划的推行更为积极,已有较多轻度弱能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另一方面可能有较多具
congenital defects
先天性缺憾的婴儿获得救活。现在中度弱智的身体弱能儿童的数目似乎日渐增加,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同时是情绪不稳及过度活跃的。

现时身体弱能儿童学校学生的能力差距很大。能力较高者学习普通学校课程参加中学会考或在工业学院就读,能力稍逊的则学习实用课程以准备职业训练,中度弱智学生会学习特别课程以准备进入
sheltered workshops
庇护工场
 day activity centres
展能中心
。以上所列,只是一般情况,事实上,学生的能力及其课程的分界是不能硬性规定,课程的选择视乎个别学生的智能、体能,情绪状况、学习态度,家庭支持等而定。

 

2.4
paramedical staff
辅助医疗职员对身体弱能儿童教育的贡献

早期的身体弱能儿童学校只著重教学方面,政府未有提供足够的
physiotherapists(PT)
物理治疗
occupational therapists(OT)
职业治疗
speech therapists(ST)
言语治疗和学校护理等服务,学校只有调配自己的资源来聘请辅助医疗方面的专业人员,以期特殊教育服务更为完备。至八零年代,教育署才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辅助医疗职员。

自八十年代, 爱丝德·葛顿(Ester Cotton)应邀访港,介绍匈牙利人安德斯·彼图(Andras Peto)提倡的
Conductive Education Model
引导式教育模式
,各方面更加重视以
team approach
专业团队模式,为
neurological and motor disabilities
中枢神经及活动机能失调的儿童,提供教育,因为匈牙利方面的引导式教育著重工作人员的全面培训,为身体弱能儿童同时提供教育和治疗服务。在这方面,香港的有关服务机构 ,作出即时及创新的反应,几间身体弱能儿童学校及学前中心都采纳了提供全面服务的取向,於是配合香港环境的引导式教育,开始形成。香港的引导式教育,并非由已接受全面训练的引导员执行,而是把责任放在贯通专业团队上,由不同专业的人士交替地执行引导员的角色。自此,
paramedical staff
辅助医疗人员与教师的合作更加密切,这种协作方式变成了身体弱能儿童教育的主要特色。

 

2.5 身体弱能儿童学校自行设计的课程

  1. 为应付学生的不同需要,个别学校除了使用主流课程外,亦会另外设计校本课程,例如:
  2. 为进步迟慢,不能消化各科的全部课程者,设计剪裁课程。
  3. 为学科吸收能力较弱的学生设计实用课程,为接受职业训练、进入一般机构或庇护工场就业和融入社会,作好准备。
  4. 为不能吸收主流课程和教课书的弱智学生,另行设计课程和教材。
  5. 为言语和书写有困难的学生安排电脑训练,以协助其沟通和学习。
  6. 应用引导式教育为适合的脑麻痹学生设计课程。 为言语和听觉有问题的学生进行
    Oral Motor
    言语肌能协调训练
    Pre-language
    语前训练
  7. 为感知肌能方面有困难或不协调的学生,提供
    Perceptual  Motor Training
    感知、动作机能训练
  8. 为有需要的学生设计个别化学习计划、社交技巧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9. 为所有学生计划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家庭生活教育正规和非正规课程。
  10. 这些特别课程是由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多专业团队合作策划的。专业人员包括教师、
    physiotherapists(PTs)
    物理治疗师
    occupational therapists(OTs)
    职业治疗师
    speech therapists(STs)
    言语治疗师
    TASTs
    协助言语治疗教师
    social workers
    社会工作人员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教育心理学家等。

 

2.6 编写身体弱能儿童课程指引的需要

身体弱能儿童学校取录的学生,弱能情况日趋严重及复杂,教师需要面对课程设计上的更大要求,因此有必要集合各身体弱能儿童学校、教育署及教育学院的工作人员,合力编写一本针对身体弱能儿童教育的
central curriculum
中央课程指引
,供各校在设计校本课程时,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