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錄

「個人及社化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習綱要專責委員會成員名單

第一章 簡介

1.1

緣起

1.2

課程的定義及發展

1.3

課程的目標

1.4

課程發展路向

第二章 學習目標

2.1

知識方面

2.1.1

個人成長及其生活空間的導向

2.1.2

課程結構的建議

2.1.3

2.2

共通能力

2.3

價值觀及態度

第三章 教學內容

3.1

學習目標及內容大綱建議

3.1.1

個體發展

(1)

個人層面

(2)

家庭層面

(3)

學校/社區層面

(4)   

社會/國家層面

(5)

世界層面

3.1.2

性別和角色

(1)

個人層面

(2)

家庭層面

(3)

學校/社區層面

(4)   

社會/國家層面

(5)

世界層面

3.1.3

社交方面

(1)

個人層面

(2)

家庭層面

(3)

學校/社區層面

(4)   

社會/國家層面

(5)

世界層面

3.1.4

自立自處

(1)

個人層面

(2)

家庭層面

(3)

學校/社區層面

(4)   

社會/國家層面

(5)

世界層面

3.1.5

道德/政治取向

(1)

個人層面

(2)

家庭層面

(3)

學校/社區層面

(4)   

社會/國家層面

(5)

世界層面

3.1.6

學習中成長

(1)

個人層面

(2)

家庭層面

(3)

學校/社區層面

(4)   

社會/國家層面

(5)

世界層面

3.1.7

群性發展

(1)

個人層面

(2)

家庭層面

(3)

學校/社區層面

(4)   

社會/國家層面

(5)

世界層面

3.2

培養共通能力及價值觀和態度的建議

第四章 個人及社化教育的推行

4.1

推行的模式

4.1.1

特定的課堂學習

4.1.2

跨課程學習

4.1.3

生活實踐中學習

4.1.4

大社群中學習

4.2  

創造合適的學校環境

4.2.1

先備條件

(1) 

「啟發潛能的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的原則

(2)

Purkey 提出的5Ps

4.2.2

完善學校5P的建議步驟

(1)

學校教職員層面

(2)

課室層面

(3)

4.2.3

全校參與的元素

(1)   

配合學生成長的需要釐定目標

(2)

培育性活動

(3)

全校參與、共同承擔

(4)   

有效及具支持性的領導階層

(5)

健全的溝通渠道

第五章 課程組織及學與教策略

5.1  

重要原則

5.1.1.

與個人及社化教育過程有密切關係的教育原則

5.1.2

整校取向

5.1.3

全方位學習

5.1.4

切合學生的年齡及發展階段的學習內容

5.1.5

從生活體驗中學習

5.1.6

搜羅準確及最新的資料

5.1.7

靈活而慎重地處理敏感課題

5.2  

外國經驗舉隅

5.2.1.

運用抉擇過程選取學習內容

5.2.2.

通過反思過程學習

5.2.3.

資源為本的學習

5.3

學與教策略

5.3.1

策略的類別

5.3.2

策略的組合

5.4  

學與教的方法

5.4.1

討論

5.4.2

發問

5.4.3

腦力激盪法

5.4.4

個案研究

5.4.5

專題研習

5.4.6

行為制約

5.4.7

協作學習

5.4.8

日誌

5.4.9

情意反思探索程序

5.4.10

講授

5.4.11

回應文章

5.4.12

溫氏圖(Venn’s diagram)

5.4.13

模擬、角色扮演、遊戲

5.4.14

實地考察、參觀

5.5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5.5.1

目的

5.5.2

課程調適的建議

5.6 

處理個別差異的建議

5.6.1

對闡釋資料有困難

5.6.2

價值取向出現偏差

5.6.3

採用多元智能的概念去激勵學習

5.6.4

提升學習動機

5.6.5

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

5.6.6

關注學生在體能上的差異

5.6.7

關注學生在情緒上的差異

5.6.8.

關注學生在社會及經濟背景的差異

第六章 評估

6.1

評估目的

6.2

評估類別

6.2.1.

純粹進行量度整體表現的總結性評估

6.2.2

直接影響學習持續進行的進展性評估

6.3

評估原則

6.4

評估過程

6.4.1

預備階段

6.4.2

執行階段

6.4.3

闡釋階段

6.4.4

回饋及反思階段

6.5

評估報告及學習記錄

6.5.1.

個別課題的評估報告

6.5.2

全年的評估報告

6.5.3

評估的效用

附錄

附錄一

個人及社化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內容建議

附錄二

個人及社化教育學習計劃

附錄三

運用抉擇過程選取學習內容

參考資料

附表

表一

共同課程架構

表二

「個人及社化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習元素的組織

表三

「個人及社化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習目標大綱

表四

建議納入學校課程內的價值及態度

表五

從不同層次推行的「個人及社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