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錄 |
|
7 優質的學與教資源與學校圖書館發展
|
|
本章是《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的其中一章,內容如下: |
7.1 背景 |
7.2 本章目的 |
7.3 學與教資源目的及作用 |
7.4 有效運用教科書及其他學與教資源 |
|
7.4.1 善用教科書及其他學與教資源 |
|
7.4.2 分享學與教資源 |
7.5 學校圖書館的發展和資源 |
|
7.5.1 學校圖書館的功能 |
|
7.5.2 學校圖書館的運作 |
|
7.5.3 學校圖書館主任的角色 |
|
7.5.4 促進學校圖書館發展的條件 |
|
7.5.5 學校圖書館支援學生學習的有效運作 |
|
7.5.6 促進學校圖書館有效服務的支援措施 |
7.6 靈活運用其他資源 |
|
7.6.1 運用相關的津貼 |
|
7.6.2 社區資源 |
附註 |
參考資料 |
參考文獻 |
|
|
|
7.1 背景 |
|
隨着學校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和通訊網絡日趨完善,不少教學活動都利用多媒體及互聯網資源。社交網絡的出現,也增加了教師和學生之間,以至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使合作式的研習日益普及,教學方式也更趨多元化。學校普遍採用學習管理系統,為學生提供網上學習平台。近年,互動及具創意的電子書的出現,更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
|
根據《2007年版權(修訂)條例》的版權豁免條文,非牟利教育機構使用版權作品作教學用途時,已由缺乏彈性的「允許作為」,擴展至更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公平處理」條文;教育局亦協助學校參加影印的特許協議,各大報章雜誌也給予學校複印豁免。學校使用版權作品作教學用途時,實受惠於這有利的環境,為校本課程發展提供了寛鬆有利的環境及更豐富的學與教資源。 |
|
踏入數碼新時代,使用電子學習資源是大勢所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學習資源的互動和即時功能,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課堂上建立有效的學習群體,取得傳統課本與教學模式所沒有的效果,提升學與教的效益。善用電子學習的靈活特性,更能啟發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深化教師作為學習促進者的角色。 |
|
除上述提及的學與教資源外,學校圖書館在提供以至管理學與教資源方面,也擔當了重要角色。為提升小學圖書館的服務,教育局已全面實行為各資助普通小學提供學校圖書館主任1。此外,教育局也為在職學校圖書館主任提供一系列的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包括為新入職圖書館主任而設的學校圖書館主任文憑課程,以確保他們具足夠專業知識提供圖書館服務。 |
|
由於學校致力為學生提供更有利的閱讀條件,例如豐富圖書館館藏和美化圖書館環境,學校的圖書館多已蛻變成為多姿多采、資源豐富的學習空間。此外,經多年來的專業發展,學校圖書館主任除了負責管理圖書館,更進一步擔演着閱讀統籌主任、資訊專家、教學夥伴及課程資源促進者的重要角色。 |
|
目前,學校圖書館的館藏已漸趨多元化,大部分學校圖書館在推動校內閱讀風氣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功能。學校圖書館主任也透過圖書館課、與學科協作教學和組織其他相關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教授學生資訊技能和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例如不同類型閱讀材料的特性、資訊的搜尋和應用等。這些活動對擴闊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良好的效果。 |
|
學校圖書館主任和教師之間的合作,是促進有效學習和教學的關鍵,能使學生學習更加獨立自主,不少學校已加強了圖書館和教師之間的合作。為促進深入且有意義的學習,部分學校更將閱讀和資訊素養能力融入課程,以提升學生對學科內容的掌握,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態度。因此,加強學校圖書館主任與教師之間的夥伴關係,強化課程協作者的角色,將繼續是學校圖書館主任的發展方向。 |
|
|
7.2 本章目的 |
|
 |
說明選擇及善用優質學與教資源,包括教科書,對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性 |
 |
說明學校可如何提升學校圖書館服務,以及如何加強學校圖書館主任在支援學與教方面的角色,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
|
|
|
7.3 學與教資源目的及作用 |
|
有效運用學與教資源,能為學生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除教科書外,不同類型的資源,包括參考書、作業、工作紙、網上學習材料、電腦軟件套、電子書、自然環境、社區資源等,均在促進學生學習方面擔當重要角色。適切地運用學與教資源,不但有助提升師生間的互動,並且能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以及照顧他們不同的學習需要。配合各類型知識分享平台,如圖書館、學習社群及互聯網等的應用,更能協助學生循序建構知識,以及培養他們正面的價值觀、積極的態度和各種共通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 |
|
反思與行動 |
 |
運用不同類型的學與教資源,可以為學生帶來甚麼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應如何選取適切的學與教資源? |
 |
你運用了哪些學與教資源?它們能否發揮預期的教學效果? |
 |
你的學校如何提升教師的專業能量,使他們能有效運用不同類型的學與教資源,以配合學生需要,達至學習目標? |
|
|
|
|
7.4 有效運用教科書及其他學與教資源 |
|
教師應參考本指引及相關學習領域/科目的課程文件,貫徹課程目標,並因應學生的需要,挑選或自行編訂適當的教材。 |
為方便學校選擇合適的印刷課本和學習材料,各科各級的「適用書目表」已上載教育局網頁供學校參考,而有關資料會適時更新。凡列入「適用書目表」內的課本及學習材料,其內容、組織編排、語文及編印設計方面,均已通過教育局課本委員會轄下各科課本評審小組的評審,符合優質印刷課本的要求。 |
|
|
7.4.1 善用教科書及其他學與教資源 |
|
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和能力,調適教科書的內容並小心挑選其他相關的材料,同時也要確保所教授的課程已涵蓋所有基本元素及學習重點。 |
|
選用學與教資源時要考慮的因素 |
在選用印刷課本、電子教科書及其他學與教資源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
 |
能提供獲取知識的途徑及逐步建構知識的框架,幫助學生求取進步。 |
 |
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積極投入學習,提高學習效能。 |
 |
能提供探究、討論和共同建構知識的機會,培養學生批判/明辨性思考能力,作出明智的判斷。 |
 |
能補足及延展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 |
 |
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學習活動及多樣化的學習經歷,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能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發展各種共通能力和自主學習策略。 |
 |
具備良好的語文質素、合理的價格和重量。 |
教師還可透過使用參考書、多媒體資源、網上教材等學與教資源,鼓勵學生利用來自不同渠道的資訊進行研習,讓他們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問題或事件;與此同時,亦可以把現實世界的議題帶進課堂,體現學以致用的精神。 |
|
|
教育局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 |
為協助教師挑選及編訂教學材料以照顧學生的需要,教育局推出了「教育局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提供涵蓋四個學習階段(小一至中六)的八個學習領域、小學常識科及高中通識教育科的數碼化資源,內容分為「學與教資源」、「評估課業參考站」、「課程文件」及「教師培訓」四個部分,其中「學與教資源」部分,按課程架構把教育局多年來發展的教學資源重新組織。教師除可按課程分類瀏覽網上資源外,亦可透過關鍵字詞、資源性質及數碼格式,搜尋相關教學材料,設計合適的學習材料,豐富課堂教學,提升學與教效能。 |
|
|
反思與行動 |
 |
眾所周知,教科書並不是學生唯一的學習材料。你會如何適當地選取教科書的內容,輔以其他合適的學與教資源,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 |
 |
你的學校能否有系統地保存各種學與教資源,並作妥善分類,以便利教學﹖ |
 |
你會如何善用「教育局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活動的機會﹖ |
|
|
|
7.4.2 分享學與教資源 |
|
學校可考慮以下安排,創造資源共享環境: |
 |
在已採取適當措施保障知識產權的情況下,透過內聯網或校內的其他途徑,讓師生分享學與教資源。 |
 |
組織專業發展小組,讓教師就運用不同類型的學與教資源進行教學反思及經驗分享。 |
 |
透過學校圖書館主任和各學習領域或教師的協作,推行「資源為本」的學習,設計合適的教材支援教學,促進學與教的成效。 |
 |
將部分參考資料或故事書放置於課室或學校圖書館內,供學生輪流使用。 |
|
|
反思與行動 |
 |
你的學校推動學與教資源分享文化的情況如何?應如何進一步推廣這種分享文化? |
 |
有學校透過推動課本重用計畫,以鼓勵學生保持課本整潔和完整,好讓學弟妹能循環使用,承傳關愛文化;並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發展自學能力。如你的學校推行課本重用計畫,目標如何設定﹖怎樣才可以有效推動資源共享? |
 |
你的學校圖書館主任與教師之間怎樣進行協作,共同推行「資源為本」的學習? |
 |
如何才能鼓勵學生在班內成立閱讀材料庫? |
|
|
|
|
7.5 學校圖書館的發展和資源 |
|
為師生提供有效和方便的渠道,讓他們能快捷地取得適用的知識和資訊,有助培育終身學習者。學校圖書館在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
7.5.1 學校圖書館的功能 |
|
學校圖書館應有計畫地提供多元化的閱讀和學習資源,例如報紙、雜誌和電子書等,讓學生不僅有機會從閱讀中獲得樂趣和意義,而且有信心和能力應付泛濫的資訊。學校圖書館作為一個學習中心,它的核心功能是: |
 |
作為一個資源中心,讓師生有系統地閱讀大量各種形式的資訊,互相交流、學習和成長。 |
 |
提供一個配備了傳統、科技和人力資源等設施的有利環境,讓學生享受閱讀樂趣和投入學習,培養批判/明辨性思考能力。 |
 |
提供一個虛擬的空間,讓學生能獨立地或與人協作,進行探究,運用資訊科技搜尋資料和建構知識。 |
|
|
示例: 精心安排的學習天地 |
環境布置 |
充足的光線、色彩繽紛的布置,以至各種各樣的圖案、照片、洋娃娃、盆栽等物品的點綴,這個對兒童滿有吸引力的天地,就是該校的圖書館。學校圖書館主任的計畫是先吸引學生到圖書館去,再引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圖書館的館藏涉及的範疇十分廣泛,有圖畫書、故事書、知識性讀物,甚至連益智漫畫也一應俱全,既能配合學生興趣,也能支援學科閱讀。 |
學習資源 |
學校圖書館的設施很齊備,設有六部電腦供學生使用網上自學資源及其他電腦學習軟件。同時,又設有錄音機和光碟,包括英語故事聆聽、齊學普通話、宗教故事等,支援學生學習。 |
 |
 |
|
|
|
|
7.5.2 學校圖書館的運作 |
|
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學校圖書館作為一個資源中心,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學校圖書館主任通過與校長和教師的細心規畫,可確保能成功地推行以下各項: |
資源 |
 |
由學生、家長義工或文職人員支援,在內聯網或互聯網上以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管理各種備用學與教參考資料及閱讀材料。 |
 |
提供以學校整體課程及學生的各種需要、閱讀水平和興趣為重點的多媒體資源,例如電子書、電子資料庫和視像光碟等。 |
|
活動 |
 |
透過獨立活動或與教師共同發展的協作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研習和資訊技能。 |
 |
舉辦多元化的閱讀活動,例如講故事、分享閱讀、跨課程專題研習的閱讀和閱讀計畫等。 |
|
行政和管理 |
 |
全年計畫:包括開支預算、運作計畫、時間表、借用及使用政策和各種與教師及家長協作計畫等。 |
 |
人力資源管理:為圖書館領袖生、家長義工、協助學校圖書館運作和舉辦活動的後勤員工提供培訓,並舉辦或參加專業交流活動。 |
 |
館藏管理:訂定館藏發展政策、開發及選擇圖書館資源、評估館藏及其使用情況。 |
 |
分類及編目:把資料按標準歸類,並作組織及整理。 |
 |
設施管理:管理各項設施,例如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和資訊科技設施。 |
 |
推廣及宣傳計畫:例如標語、海報、通告、宣傳活動,向教師和家長傳遞的訊息,及使用者的回饋和意見調查。 |
|
|
7.5.3 學校圖書館主任的角色 |
|
學校圖書館主任是學校圖書館的關鍵人物,其專業知識和經驗,對推動閱讀及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非常重要,而這兩方面對發展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和課程的推行,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校圖書館主任在以下各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
圖書館負責人:計畫和管理學校圖書館的日常運作,讓學校圖書館發揮學習中心的角色。 |
 |
閱讀統籌人:統籌及管理閱讀材料和與課程相關的資源,以支援學生閱讀及從閱讀中學習。 |
 |
資訊專家: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使他們具備尋找、存取和評估資訊的能力,並有效和合理地使用資訊,以創造和傳達知識。 |
 |
教學夥伴:與教師協作,推動學習領域和跨課程的學與教。 |
 |
課程資源促導者:與教師協作,因應學生需要及課程內容要求,選取合適的資源,協助推動閱讀、專題研習和全方位學習活動等。 |
|
|
示例:圖書協作課 |
某小學的學校圖書館主任、班主任和常識科教師合作,在小六下學期的圖書課與常識科推行協作活動。 |
|
在六年級下學期,常識科進行專題研習,為加強學習成效,圖書課的教學內容會配合有關課程。協作活動主要包括閱讀分享和學習策略兩部分。閱讀分享部分配合研習的內容主題,選取篇章供學生自由閱讀和作分享;而學習策略所教授的策略,例如PQRST閱讀策略2、事實與偏見、多角度思維等,都是和學科課程有關的。 |
|
學校圖書館主任在這個活動中擔任的角色: |
 |
和小學課程統籌主任、常識科主任、電腦科主任一起訂定課程目標、發展方向、課程內容、進行時間、評估等事宜。 |
 |
定期舉辦相關的主題書展,又為教學活動提供多元化學習資源。 |
 |
與常識科主任共同設計教材,並與學科教師協作,教授學習技巧。 |
 |
在圖書館編訂的《親子閱讀獎勵計畫紀錄冊》中收錄常識科提供的學習內容。 |
 |
協調課程進度及安排申請校外資源舉辦家長講座及學生講座。 |
|
|
|
圖7.1展示可怎樣提升學校圖書館的服務,促進學會學習。 |
|
圖7.1 提升學校圖書館服務與學會學習 |
 |
|
為了推動學校圖書館服務的效能,校內各成員應注意: |
 |
校長/副校長 |
|
 |
了解學校圖書館服務對學生閱讀和學習的重要性。 |
|
 |
按規例所定,安排新入職的學校圖書館主任報讀教育局舉辦的訓練課程或其他專業進修課程。 |
|
 |
確保學校圖書館主任具足夠的能力和空間,有效地履行其主要的角色和職責。 |
|
 |
確保圖書館發展小組制定的館藏政策配合校本課程和學生的需要。 |
|
 |
提供一個科技化的環境,包括網絡、硬件、軟件和技術支援,以便應用內容範圍廣泛、形式多元化的資訊。 |
|
 |
鼓勵和支援教師與學校圖書館主任的協作計畫和教學,並為他們作相應的時間安排和資源調配。 |
|
 |
讓學校圖書館主任參與學校有關閱讀及資訊素養的委員會。 |
 |
小學課程統籌主任 |
|
 |
讓學校圖書館主任參與發展及推行學校課程計畫。 |
|
 |
鼓勵和支持教師及學校圖書館主任合作推行校本閱讀計畫及資訊素養計畫。 |
|
 |
鼓勵教師在學與教上善用學校圖書館的資源及支援。 |
 |
教師 |
|
 |
在日常的學習活動和專題研習中融入閱讀活動,並且鼓勵學生使用真實的資料。 |
|
 |
與學校圖書館主任合作,通過協作教學和課程發展,培養學生的資訊技能,揀選及提供獲取資源的途徑。 |
|
 |
與學校圖書館主任共同籌畫和制定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鼓勵他們應用多元化的資訊。 |
 |
學校圖書館主任 |
|
 |
保持靈活開放的態度,關注學生和教師不同的需要。 |
|
 |
與校長、教師和家長發展協作夥伴關係。 |
|
 |
拓展網絡和溝通渠道,增進專業發展機會。 |
|
 |
檢視現有圖書館服務及活動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制定改進計畫。 |
|
 |
與教師、校長、家長和其他學校的圖書館主任討論,聽取他們的建議。 |
|
|
7.5.4 促進學校圖書館發展的條件 |
|
以下是促進學校圖書館發展的條件: |
 |
善用本身資源 |
|
 |
善用相關的撥款,購置先進的器材,因應學校整體課程、學生的各種需要和科技發展,增添多元化館藏和更新現有的資訊科技設施。 |
|
 |
安排學科教師加入圖書館發展小組,與學校圖書館主任協作,發展館藏計畫。 |
|
 |
確保教師和學校圖書館主任參與相關的專業發展計畫。 |
 |
創造時間和空間 |
|
 |
讓學校圖書館主任參與規畫及統籌閱讀計畫,培養學生的資訊和共通能力;並支持學校圖書館主任與教師推行協作教學。 |
|
 |
培訓圖書館領袖生和圖書館後勤員工,讓他們負責有意義的職務。 |
|
 |
為家長提供培訓,讓他們能夠支援圖書館的運作和活動。 |
|
|
示例:加強家長的參與 |
家長參與對推動學生閱讀的幫助很大。學校圖書館主任可策動家長參與閱讀計畫,共同建立學校的閱讀文化。 |
|
親子共讀計畫
某小學的學校圖書館實施親子共讀計畫。學生需在閱讀書本後和家長分享。其後,家長需在紀錄冊上簽名作實。這既讓家長認識到學校重視閱讀,也有助培養家庭的閱讀氣氛,建立學生閱讀習慣,增進親子關係。
|
|
「故事爸媽」
動員外力有助學校推動閱讀。某小學的學校圖書館主任在每年9月招募家長義工擔任故事爸媽。在9月至10月期間,學校圖書館主任會安排義工參加訓練,訓練內容包括介紹故事爸媽的角色、講故事的技巧、引導學生思考的方法、怎樣選書及利用道具等。在實習後,學校圖書館主任會安排故事爸媽為小一至小二學生講故事,又定期與他們分享和檢討。家長義工普遍認為計畫有助學校推廣閱讀,加強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此外,他們學到的知識也有助提升子女的閱讀能力。
|
|
|
|
 |
選擇最適當的切入點 |
|
 |
檢討近期圖書館計畫和活動的成果。 |
|
 |
修訂下一年度的圖書館全年計畫,以促進學生學習的務實目標為重心。 |
|
 |
參考其他學校圖書館的經驗,並尋求教育局的意見和建議。 |
|
 |
訂定優先項目,例如,翻新圖書館的設置、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增加館藏;培訓圖書館領袖生、家長或圖書館職員;制定推廣閱讀策略,並透過跨課程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資訊技能和閱讀能力。 |
|
|
7.5.5 學校圖書館支援學生學習的有效運作 |
|
學校圖書館在下列情況下,可運作得更有效,以支援學生的學習: |
 |
由校長領導及提供資源,發展優質學校圖書館服務,支援學生的學習。 |
 |
學校圖書館主任與教師發展協作文化,並與公共圖書館及社區組織建立夥伴關係,從而增加獲取資訊的渠道,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
 |
學校圖書館支援四個關鍵項目的推行 |
|
 |
德育及公民教育: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尊重知識產權和版權,在使用學習和閱讀材料時會註明資料來源,並在有需要時編列參考書目。 |
|
 |
從閱讀中學習:為學與教活動提供不同來源和形式的閱讀材料及其他資訊,並透過支援或組織跨課程活動,支援學生學習及達到有關目標。 |
|
 |
專題研習:透過專題研習,教導學生如何有效地找尋、篩選、分析和綜合不同來源和形式的資訊,以及掌握和應用資訊技能。 |
|
 |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教導學生怎樣從自動化圖書館目錄、電子資料庫和互聯網,找尋所需的資訊。 |
|
|
示例:配合學習需要的圖書館服務 |
在學年開始之前,某小學學校圖書館主任參加校內訂定課程發展的會議,了解學科需要,隨後檢視館藏能否支援各項計畫,並找出需要加強的範圍。學校圖書館主任繼而聯絡出版社,搜集相關書目,供教師選擇需要訂購的書籍和雜誌。此外,又透過「團體借閱圖書館資料服務」,借用公共圖書館的相關資源。 |
學校圖書館的書目也按學習需要加上主題詞,方便師生利用圖書館檢索系統檢索。教師在推行教學計畫前,請圖書館列印相關書目,作為參考。學校圖書館主任又配合學科教學,在館內展示主題書籍,供學生學習之用。 |
|
|
|
7.5.6 促進學校圖書館有效服務的支援措施 |
|
教育局支援學校及教師的措施: |
 |
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印製了參考資料,介紹如何發展有效能的圖書館服務,並為校長和教師製作了資源套,說明圖書館在促進學習及推廣閱讀方面可提供的支援服務。 |
 |
定期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學校領導層和教師舉辦講座、工作坊和交流會,探討如何透過發展及善用圖書館服務,在學校推廣閱讀及提升學生的資訊技能,亦開辦學校圖書館主任文憑課程。 |
 |
進行各項協作式研究及發展計畫,探討如何透過學科教師和學校圖書館主任的協作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資訊技能,並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 |
 |
出版及開發一系列課程資源以分享學校圖書館的成功經驗,以及為學校圖書館主任提供有關資源以作參考,包括: |
|
 |
《學校圖書館服務示例》:由二十間學校分享他們如何發揮學校圖書館主任的角色和學校圖書館的功能,以及調配圖書館資源以支援學與教的經驗。 |
|
 |
《推動閱讀、提升資訊素養:學校圖書館示例》:由教育局委託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編寫,探討有助學校圖書館主任發揮其支援學與教角色的原因。選取的例子展示了善用學校圖書館主任的成果,並歸納這些學校的成功要素。 |
 |
推行學校圖書館聯館目錄計畫,以協助圖書館的編目工作,促進學校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分享及協作。 |
 |
「書唔兇」閱讀網站於2004年啟用,目的在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動機。 |
|
|
|
 |
向學校提供有關學校圖書館服務的資訊,詳情可瀏覽「學校圖書館服務」網頁。 |
|
|
|
|
|
7.6 靈活運用其他資源 |
|
7.6.1 運用相關的津貼 |
|
學校應善用各類津貼購置一些配合學校課程宗旨的學與教材料,還應提供日常生活中的閱讀材料,例如報紙、雜誌和資料單張,讓師生在學與教過程中能夠靈活地使用這些材料補足教科書。 |
|
7.6.2 社區資源 |
|
社區資源的運用包括了人、地方、財政資源、網站和材料的綜合運用,教師也可利用公共圖書館(詳見「資訊篇」)、博物館、教育公園(例如濕地公園)及媒體(包括報紙與電視),以及香港教育城及非政府組織提供的服務。學校若能有效運用社區資源,不僅可以彌補人力、財力和專業知識的不足,同時也可提升學校運作的專業成效。 |
|
|
反思與行動 |
 |
你的學校如何運用各種津貼,購置適用於學與教的資源? |
 |
在日常教學中,你有多大程度會運用這些資源? |
|
|
|
|
附註 |
|
1 |
教育局通告第30/2001號-向資助小學提供學校圖書館主任:為提升小學圖書館的服務,教育局(前教育署)自1998年9月起,已分階段在資助普通小學增設文憑教師職位,以支援學校圖書館服務及統籌閱讀計畫,並在2001/02學年,全面實行為各資助普通小學提供學校圖書館主任。 |
2 |
PQRST為:Preview(預覧),Question(發問),Read(閱讀), Self-recite(自述)及Test(測驗)。 |
|
|
|
|
|
|
參考文獻 |
所列參考資料非遍舉無遺,以下只列出部份,供讀者參考。 |
書刊 |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1989)。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台北市:台灣書店。 |
|
王景明(等編)(2002)。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
朱啟華、汪寧彼德、胡慧瑜(2011)。推動閱讀、提升資訊素養:學校圖書館示例。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取自
|
|
吳正牧(1994)。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研究。台北市:台灣書店。 |
|
范印哲(1998)。教材設計與編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曾雪娥(等編)(2001)。圖書資訊利用的推廣服務。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
|
黃顯華等(1998)。香港中小學中文科課程與教學研究及發展計劃報告。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 |
|
課程發展處 (2002)。學會學習:學校圖書館服務支援學與教。香港:教育署。 |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1998). Information power: 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2009). Empowering learners: Guide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s.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2009). Standards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er in action.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
Australian School Library Association, & Australi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2001). Learning for the future: Develop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schools. Carlton, South Victoria: Curriculum Corporation. |
|
Chambliss, M. J., and Calfee, R. C. (1998). Textbooks for learning: Nurturing children's minds. Oxford: Blackwell. |
|
Chu, S. K. W., Tavares, N. J., Chu, D., Ho, S. Y., Chow, K., Siu, F. L.C., & Wong, M. (2012). Developing upper primary students’ 21st century skills: Inquiry learning through collaborative teaching and Web 2.0 technology. Hong Kong: Cent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Creaser, C., & Maynard, S. (2004). A survey of library services to schools and children in the UK 2003-04. Loughborough: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
|
Education Department. (1999). Proposed strategies on textbook and textbook-related issues. CDC paper no. 13/99. 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ment. |
|
Education Bureau. (2012). Guiding principles on quality printed textbooks. Hong Kong: Education Bureau. |
|
Education Bureau. (2012).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the policy of debundling textbooks and teaching / learning materials for pricing, and notes on selection of textbooks and learning materials for use in schools. Circular no. 63/2012. Hong Kong: Education Bureau. |
|
Hughes-Hassell, S., & Wheelock, A. (Eds.). (2001). The information-powered school.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
Kearney, C. A. (2000). Curriculum partner: Redefining the role of the library media specialist. Westport: Greenwood. |
|
Lockwood, F. (1992). Activities in self-instructional texts. London: Kogan Page. |
|
Marzano, R. J. [et al.] (1998). Dimensions of thinking: A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
Moore, P. J., Telfer, R. A., & Scevak, J. J. (1997). A checklist for improving training manuals. In R. Telfer & P. J. Moore (Eds.), Aviation training: Learners, i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 (pp. 236-245). Aldershot: Avebury Aviation. |
|
Race, P. (1989). Open learning handbook: Selecting, designing and supporting open learning materials. London: Kogan Page. |
|
Resnick, L. B. (1987).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o think.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
|
Sætre, T. P., & Willars, G. (2002). The IFLA/UNESCO school library guidelines. The Hague: IFLA. |
|
Stripling, B. K. (1999). Learning and libraries in an information ag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 and its Division Teacher Ideas Press. |
|
Sykes, J. A. (2002). Action research: 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forming your school library. Englewood, CO: Libraries Unlimited. |
|
Tilke, A. (Ed.) (1998) Library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secondary school libraries. 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Publishing. |
|
Wilson, P. P., & Lyders, J. A. (2001). Leadership for today's school library: A handbook for the library media specialist and the school principal. Westport: Greenwood. |
|
網址 |
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發展課堂活動及評估工具通過科學科/常識科提昇學生資訊素養」研究計劃
http://resources.edb.gov.hk/~scil-tools/ |
|
教育局:視學周年報告
|
|
教育局:教科書資訊
http://www.edb.gov.hk/textbook |
|
教育局: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
http://www.hkedcity.net/edbosp |
|
教育局:「書唔兇」閱讀網站
http://edb.hkedcity.net/bookworks/tc/login.php |
|
教育局:學校圖書館服務
http://www.edb.gov.hk/cd/lib |
|
香港教育城
http://www.hkedcity.net |
|
教育局:與教育有關的版權事宜
|
|
知識產權署:《2007年版權(修訂)條例》
http://www.ipd.gov.hk/chi/intellectual_property/copyright/copyright_bill.htm |
|
Australi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 Australian School Library Association (2004).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for teacher librarians.
http://www.asla.org.au/Policy/standards.aspx |
|
IFLA Section of School Libraries and Resource Centres. (1999). IFLA/UNESCO school library manifesto: The school librar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ll.
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iflaunesco-school-library-manifesto-1999 |
|
Ralph C., & Lau I. (2008). Towa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dicators: Conceptual framework paper. Paris: UNESCO. Retrieved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87/158723e.pdf |
|